“望”月诗谈(孙玲玲)

摘要:每月的农历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太阳还未下山,月亮便已升起时,一阴一阳相对而望故称之为“望”,古人常常用“望”字来代表“十五”,也常常通过望月来抒发情感。

“望”月诗谈

文图/文化信使 孙玲玲(辽宁朝阳)

  每月的农历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太阳还未下山,月亮便已升起时,一阴一阳相对而望故称之为“望”,古人常常用“望”字来代表“十五”,也常常通过望月来抒发情感。

  其中最被后世推崇的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佳节之际,苏东坡举起酒杯遥问苍天,对月醉饮,想起了远在千里的胞弟苏辙,发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慨,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另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望月小诗,作者李白于一个秋夜,通过描述皎洁的月光和抬头望月,顿生思乡之情,于是便有了这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们不仅通过望月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还通过赏月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这首《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描述了作者与堂弟一同赏月,借由月亮盈虚,思念千里之外的好友崔少府的情景。说到友人,也有诗人通过望月作诗,赠友人来抒发内心愤慨之情的。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韩愈的这首《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便是如此。在八月十五日月圆之夜,作者和友人把酒作诗,虽赠友人,其实是在抒发自己的愤慨。

  可以说,古人给月亮赋予了一种诗性的浪漫,不同地方,不同处境,看月亮的心情也不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的这首《关山月》抒发了边关战士的思乡之情。不知是不是李白喜爱喝酒的缘故,他的诗词很多与月亮有关,尤其是夜里喝酒,更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这是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一个人可以邀请明月和影子把酒言欢,恐怕非李白莫属了,这是属于李白与月亮的浪漫。

  我们常常能看见的月亮,在诗人的眼里又是什么样子呢?在北宋词人周邦彦的眼中,“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街巷喧嚣过后的明月,倒映在清澈的池塘底,清蟾即是明月。另一位北宋词人晁元礼则著有《绿头鸭·咏月》,“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此时,诗人眼里的中秋圆月变成了从海底升起的银盘。而在南宋词人史达祖的眼中,“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月光清澈欲滴,眼前的明月又变成了玉壶,多么有趣的比喻!

  一年四季之中,诗人们更喜欢把月亮同哪个季节联系在一起呢?在众多诗词中,尤以唐诗为主,多把月亮与秋天联系在一起赋诗。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第一句便是“峨眉山月半轮秋”描述了秋夜里峨眉山前悬挂的上弦月。杜牧则在《泊秦淮》中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通过描述秋水、月色、白沙,为夜泊秦淮笼罩了一层艺术气息。在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则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面对远处的天空、近处的树木,诗人觉得倒映在水里的月亮反倒与人更亲近,这一副秋江暮色图,仿佛立刻呈现在我们眼前。刘禹锡的《望洞庭》中也有“湖光秋月两相和”之句,可见,在诗人的笔下,秋夜、秋水、秋月汇成了一幅幅相映成趣的山水写意画,或浪漫,或萧索,尽收眼底。

  借物言志,借诗抒情的诗人不少,可是一个字不写便成一首诗词的实属罕见,偶然读到这篇“圈儿词”,觉得实在是太有趣了,作者通过画圆圈和月亮的盈缺变化来表达她的相思之情,这位宋代才女就是朱淑真。圈儿信的解释: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

  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

  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

  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

  整圆儿是团圆,半圈儿是别离。

  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我意。

  还有说不尽的相思情,一路圈儿圈到底……

  人生若梦,不过如白驹过隙一场,月儿高挂在天上,纵使有阴晴圆缺,八月之望,依然还是那轮明月,可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呢?早已物是人非,让我更能体会了东坡诗人的感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是对世人再好不过的祝愿,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小链接  孙玲玲,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为辽宁省朝阳市第十五中学教师,龙城区骨干教师,七道泉子镇、龙城区人大代表。爱好写作,读书等。

[编辑 立军]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