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周有光,心里亮堂堂
文/文化信使 王中原(辽宁朝阳)
学习有捷径吗?有!
学语文有捷径吗?有!
熟练掌握号称天下第一难的汉语有捷径吗?有!
真有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吗?有!
遗憾的是,有捷径你不走,任其荒草滋生,荆棘遍布;
有钥匙你不用,被你打入冷宫,任其锈迹斑斑。
我说有,你也许不信。
听听周有光,心里亮堂堂。
周有光是谁呢?周老先生现年105岁,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与发明激光照排的当代毕昇王选院士并称为中国语文现代化的两座高峰。
汉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周先生认为,这种误解是由汉字难学引起的。
周先生说:“在我国,由于汉字艰难,课文的内容太贫乏,不能容纳比较丰富的儿童语言。语言丰富而课文贫乏的矛盾造成语文教育费力多,进度慢,水平低。缩短从学习汉字到阅读书本之间的距离,是改进语文教育的关键。”
他说:“人民教育出版社曾经出版一部苏联小学语文课本的汉译本《俄罗斯联邦小学阅读课本》。把这部课本跟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比一比,可以看到使人难于相信的事实。苏联课本的汉译本(共四册,一年级下期到四年级)一共有92万字,而我们的小学汉语课文(同样从一年级下期到四年级)只有16万字。二者的数量比例是六比一。(参看《汉语拼音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语文知识》月刊,1959年7月)应用拼音文字各国的语文课本在内容丰富性上是大致相似的。我们小学生一个星期(上课六天)所能学到的课文只抵得上应用拼音文字各国小学生的一天。”
他还说:“小学课本的贫乏,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低下,一直到中学和大学还会遗留不良的连锁影响。”
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周先生认为应该“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进一步利用汉语拼音,实行汉语拼音和汉字的两条腿走路”。
《汉语拼音方案》诞生半个多世纪了,为阅读扫除汉字障碍发挥了巨大作用。可是,我国语文课本的内容依旧贫乏。
中学把力量下在了无尽无休的分析当中,小学把力量下在了无穷无尽的写字上。作业做得头昏眼花,考试考得昏天黑地。一方面榨尽了课外阅读时间,一方面打压课外阅读,视课外读物为洪水猛兽。
投机商趁虚而入,设计了开天辟地亘古未有最折磨人却美其名曰“学习笔顺”的“逐笔添加写字法”——比如,一个“齉”字36笔,便画出36个格子,第一格写撇,第二格写撇、竖,第三格写撇、竖、横折,依此类推,直到第36格!
让我们算算一个“齉”字得写多少笔:1+2+3+4+……+35+36=666(笔)!
什么叫“暴力作业”?这就是冰山一角!
于是乎,笔记本销量大增,橡皮销量大增,铅笔销量大增,削笔器销量大增,背背佳销量大增,近视镜销量大增……
还有些人打着继承传统的旗号,把书法艺术抬到不适当的高度,让孩子们把大把时间花在写字上。说白了,文字就是个符号,它不等于知识。采用拼音文字的国家并不把书法当一门艺术。你把汉字书法当艺术也罢,但不要搞错了对象,失了分寸。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字本身在其中占什么地位呢?有,但比例极小。
研究文字是文字学家的事,搞书法是艺术家的事,学习应用语言文字是每个人终生的事。教师和父母要引导孩子善于借助汉语拼音这个捷径占领文化科学高地,利用这把金钥匙尽快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引文见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周有光语文论集》第一卷206页)
2011-06-09 12:39写
小链接王中原,汉族,1947年生。函授中文专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已退休)。系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咬文嚼字》杂志特约审校。曾为《语文学习》《演讲与口才》等期刊业余审校数十年。近年撰写绕口令400余则。个人原创绕口令专集《绕口令教你巧舌如簧》(赵立涛点评),被列入“新编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 ”丛书,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编辑 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