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则绕口令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手法,以擦叉车为切入点,反映了社会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解说中原老师绕口令《擦叉车》
文/文化信使 吴守贵(辽宁朝阳)
这则绕口令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手法,以擦叉车为切入点,反映了社会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个体户老刘,从二手车市场买台叉车,招呼几个汽车修理厂的铁哥们儿,利用大礼拜添换些新件儿,从里到外进行一次维修,使这辆叉车又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老刘以叉车帮人干零活维生,来活就干,没活时就擦擦叉车。
老牛也是开叉车的,但因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家里不指着他挣的那点钱。因此,他对“活”比较挑剔,一般零碎活、距离远的活都不愿干,就干距离近便又整装的大活。自己开叉车,但自己却从不擦车,掏钱雇人擦叉车。被同行们戏称为“一等人”。
老娄家里生活条件较差,自己年老体弱,既无正式工作又无专业技术。年轻时在建筑工地当力工,岁数大了只能找点儿轻快活,如帮人擦洗车辆,跟车送个货啥的,挣点儿钱养家糊口。
老娄常为儿子小娄暗自神伤:这孩子都二十出头了,学习不努力,上班无兴趣,小事不想干,大事干不来,整天打扮得溜光水滑,像个阔少爷。真是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不得又打不得。
老娄担心儿子跟那些狐朋狗友出去惹是生非,想把儿子带在身边,帮别人擦洗车辆,一来赚点钱,二来找机会跟师傅们学学开车,也算学点儿技术,以便安身立命。谁知这小子既不想学开车,也不愿意油脂麻花地擦车,气得老娄时常伤心落泪。
作者对那些游手好闲,讲究吃穿,啃老毫不脸红的青年人看不惯,并给予不动声色的批评。
2020.03.20
附:
小链接 吴守贵,辽宁省建平县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6月毕业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热爱文学,喜欢旅游。著有诗词集《夕阳韵语》《金秋韵语》。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阳市金秋文学社,现为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协会会员。
[编辑 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