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力作”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力作”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浴血荣光》
文/金一南
第十章 新生
印度、日本、中国最初遭遇的命运都一样,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被入侵,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签订过不平等条约。中国选择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印度选择了“非暴力不合作”,日本则选择了“脱亚入欧”。各个国家民族都在进行自己的选择,这些选择效果完全不一样。当年选择的效果在今天都很明显。
中华民族近代最缺胜利,共产党为何能胜利
没有品尝过胜利美酒的民族,精神永远苦涩委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给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带来一个最根本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胜利!
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可能什么都不缺,唯独缺胜利。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有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从近代以来,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方都没有多少兵力,对方的坚船利炮很容易就轰开了我们的大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军18000人,法军7200人,区区25000人长驱直入一个泱泱大国首都,杀人放火。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算一项纪录。
到了1900年,英、法、德、意、美、日、俄、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国家倒是不少,拼凑起来的总兵力不足2万,而清军在京津一带的兵力不下几十万人,义和团的拳民五六十万人,仍然无法阻挡北京的陷落,最终赔款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
2万人进攻北京,最后获取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这或许是世界战争史上又一项纪录。当然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之后,迅速增兵达到10万人以上,但是当时攻占北京就这不到两万人。
我们经常声讨帝国主义的凶残,侵略成性,掠夺成性,嗜血成性,而且我们诅咒中国统治者的腐败,卑躬屈膝,丧权辱国。我们对我们屈辱的历史,长期感叹不已,挥泪不已,心潮澎湃不已。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经常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你没有取得过胜利,你吃再多的苦也是不行的。
战略学大师克劳塞维茨讲过一句话:军队的精神力量主要来源于两大因素——苦难和胜利。当然他讲的是军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它都是同样的。没有苦难,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军队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只有在苦难中才能完成力量的积聚。没有胜利呢?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
在这个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给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带来一种天翻地覆的变化,跟过去的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
当然,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说法,包括对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以来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说法,包括今天我们应不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中国的发展方式方向等。比如就有这样的说法,说共产党是胜利了,但共产党的胜利来自偶然,利用了对手的失误,利用了国际局势提供的一些机缘。比如国民党方面就说,中国共产党通过两次统战把国民党统垮了,两次统战使共产党的能力获得了天大的发展,所以说共产党占了大便宜。实际上,大陆有些学者也持这样的看法。
持这样看法的人,应该看一看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艰苦卓绝的历史进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从领袖到基层党员,一层一层被人屠杀,在世界政党史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经过了地狱火般的熬炼。
1934年红军长征又是一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大量的同志牺牲,当时红军总人数将近30万,红军长征到陕北三大方面军会师时,人数不到3万。但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一往无前,正如毛泽东讲的那样,“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揩干净身上的血迹,他们又继续前进了”。
历史给了共产党人什么机会?
可以说历史没有给共产党人什么机会。
共产党的胜利,它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把不是机会的机会都变成机会。这种夹缝中求生存的能力,这种策略的运用,这种奋斗到底的决心,这种坚定不移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获得胜利的最根本的原因,而不是像一些学者所讲的,共产党的胜利来自于偶然,利用了对手的失误,利用了国际形势的机缘。
如果共产党没有这些本质性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种坚定的信仰,这种顽强的奋斗精神,这种不屈不挠的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绝不屈服的精神状态,它不可能获得今天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根本变化,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根本变化。
(未完待续)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编辑 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