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说”过的东北话(吴歌)

摘要:都说,东北话,魅力大。东北话的魅力,究竟有多大?成吉思汗也说过东北话。

成吉思汗“说”过的东北话

文图/文化信使 吴歌(辽宁锦州)

  都说,东北话,魅力大。东北话的魅力,究竟有多大?成吉思汗也说过东北话。如:

  “然就元代后妃图像而论,似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姑姑冠即已雉尾为饰。”——内蒙古新闻网(20150113)《梦回元朝——蒙古贵族头饰姑姑冠》。文中之“已”,或应作“以”。

  内蒙古新闻网的文章说,“姑姑冠是元代蒙古贵族妇女的独特冠制,在中国历代服饰中,这种冠制绝无仅有,当时已婚贵族妇女和宫廷帝后佩戴姑姑冠的风俗,不仅一度引起元代汉地文人的争相记载,甚至也为当时来到元廷的很多传教士和探险家所称奇。法国传教士鲁不鲁乞在《东游记》里称这种姑姑冠为‘孛哈’。《蒙古史》《草木子》及《长春真人西游记》等书中都对这种冠的形状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文章说,“姑姑冠,又叫做固姑冠、罟罟冠等,据袁国藩《元代蒙人之衣着发式》载《元代蒙古文化论丛》记载,是已婚妇女之帽,高约两三尺,以柳枝或粗铁丝,编结为骨,状若竹夫人。姚从吾先生谓‘形如鹅鸭’。”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大兴安岭山麓走向世界。蒙古语里的东北话,如“鼓鼓冠”,也随着成吉思汗走向世界。

  “鼓鼓冠”,义犹“峨冠”或“凤冠”,因而“形如鹅鸭”。

  “冠”,本系通语,毋庸赘述。而“鼓鼓”,系出东北,非东北人难以理解。诚如内蒙古新闻网文章所说,虽然“汉地文人的争相记载”,“鼓鼓”却被写得五花八门。固姑,姑姑,顾姑,罟罟,箍箍,皆有所见。

  江南有眼何曾见,争卷珠帘看固姑。语出元代聂碧窗《咏北妇》

  “鼓鼓冠”之“鼓”,“鼓鼓头”之“鼓”,语义皆为“凸起”。

  其水尚崩浪万寻,县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语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语出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回。

  但凡方言,语音和本字之间,似乎难免存在距离。直到今天,各种东北方言辞书中的“鼓鼓头”,仍然莫衷一是。(见下表)

  傅憎享《反切语杂谈》指出:“罟姑、顾姑、固姑切音合声是为鼓,今称额头突出之禽鸟曰鼓鼓头即是。”

  拙作《东北方言注疏》里的“鼓鼓头”〔gù gu tóu〕,有两个义项。其一,鸡等禽类的羽冠;其二,代指有羽冠的鸡等。

  峨冠,凤冠,以形象见长;鼓鼓冠,鼓鼓头,因生动入胜。

小链接

  吴歌,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曾用名吴戈,祖籍山东,原籍辽宁锦州市,现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现居于锦州。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工作期间进修过美术。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语言学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金融专业论文和业余摄影作品,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散文《丁香雨》入选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赛努呼和浩特系列文集·散文集》。出版《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获评锦州市2017年“最佳写书人”。参加《人文锦州》(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9年)民俗风情卷·锦州方言的编著。

东北方言注疏

[编辑 雅贤]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