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电网腾飞翼 撒下明珠缀辽西(孙国权)

摘要:在喜迎建局60周年之际,国网朝阳供电公司开展了征集历史画册照片活动。翻阅本人入局近40年来保存的诸多照片,一个个美好的瞬间,记录了难忘的岁月,珍藏了永恒的回忆。特别是看到那张36年前泛黄的老照片,更是勾起了我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青春朝电闪耀辽西的历史记忆,浮现出朝电人在四化建设的流金岁月中展现的时代风貌和家国情怀。

朝阳电网腾飞翼  撒下明珠缀辽西

——记一张1984年的老照片引起的回忆

文/孙国权

  在喜迎建局60周年之际,国网朝阳供电公司开展了征集历史画册照片活动。翻阅本人入局近40年来保存的诸多照片,一个个美好的瞬间,记录了难忘的岁月,珍藏了永恒的回忆。特别是看到那张36年前泛黄的老照片,更是勾起了我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青春朝电闪耀辽西的历史记忆,浮现出朝电人在四化建设的流金岁月中展现的时代风貌和家国情怀。

  记得那是1984年9月初,在举国上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大背景下,市委决定组织开展全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成就展,由电业局负责电力板块制作及相关资料展示。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局党委十分重视,责成工会主席周学仁同志牵头组织落实,成立了4人的工作小组,工会宣传部长齐洪春任组长,计量所贾德春负责美术设计、土建队赵师傅负责图版木工制作,由我负责文字组稿。那一年我19岁,在市农电局办公室担任秘书,从沈阳电校毕业来局不到两年,之所以能够参与到这么重要的活动中来,缘于我在不久前举办的全局迎国庆文艺汇演中,自己创作并登台朗诵的一首长诗《致青春朝电》获得了一等奖。在那首诗的写作构思过程中,我采访了一些1960年建局时的老同志,搜集了许多艰苦奋斗的创业故事,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讲述了大庙办公、北街住宿、人委吃饭的艰辛,讴歌了一挂马车拉出一个新朝电的壮举,抒发了礼赞青春朝电、拼搏朝电青年的心灵呐喊。当时局领导通过这首诗看到了我的文字表达,又给了我一个为全局性重要活动撰稿的机会。

  是机遇,但更是挑战。我深知文字质量影响着此次汇报展示的效果,局领导提出在站位上要体现全局性、在结构上要把握时空性、在解说上要做到特色性,刚接手时自己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压力很大。我们以工作组的名义向各部门下发了资料搜集提纲,局里还召开了两场专题座谈会,通过这些铺垫我在一周内形成了文字初稿,记得展板的原主题语为:辉煌的历程,闪光的足迹。在讨论时,大家认为表述有些平,建议我进一步修改,要做到生动、鲜明、有气势。怎么才能挖掘出具有企业特质、行业特征、时代特色的主题,怎么才能提炼出具有感染力、文化力、号召力的语句,我辗转反侧、冥思苦想,一遍一遍地从梳理建局24年的历史经纬中寻答案,一件件地在改革开放朝电的发展事例中找灵感,经过反复推敲,最终拟定了两联句14个字“朝阳电网腾飞翼,撒下明珠缀辽西”。我对这两句话的内涵作了释义,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局领导审阅后给予了表扬,认为概括出了朝电发展的特色亮点,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我局的展板按照新的主题进行了设计和布局,展出后获得了广泛好评,周学仁主席和工会几位部长与工作组人员在展板前合影留念。主题语也不胫而走,40年来被大家广泛引用,既成为朝电文化的一个历史符号,也被视为展现朝电形象的时代标识。

  文化承载历史,精神催生力量。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叙述了一次振奋人心的成果展;一张展板主题背后的故事,则浓缩了一段精彩的历史。作为当年朝电的每一位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如果穿越在字里行间,他们所看到的是一幅难以忘怀的历史画卷、感受到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青春朝电,体悟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的朝电力量。 1984年,朝电24岁,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青春的朝电风华正茂,电网的发展波澜壮阔,朝电人与时代同行,在凤山凌水奏响了拼搏之歌。

腾飞的电网  挺起了辽西的脊梁

  1978年建成了建平一次变,1984年北票一次变投运,朝阳电网完成了向220千伏升级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1982年投运的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线路元锦线,我局负责维护170多公里,占全线路的五分之四;我局的两条220千伏线路,负责把朝阳发电厂的电能输送到锦州、锦西。朝阳农电日新月异,几年来再造了一个农村电网,配电低压线路达2万多公里,当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农户通电率接近90%。朝阳电网挺立于时代潮头,为东北电网发展壮大勇于担当作为,为辽西地区的经济振兴赋能助力,电业之光照亮了290万庄稼人的致富路,这是朝电史册上光荣的一页,催人振奋,令人自豪。

奋进的朝电  谱写了春天的故事

  在改革的春天里,年轻的朝电意气风发,各项管理精彩纷呈。入局以来,我们就置身于大庆式企业、省先进企业、东电优秀单位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坚韧不拔、苦干实干、创新争先、唯旗誓夺的企业精神。当时我在市农电局就亲历了一些难忘的事情,如1983年初在凌源宋杖子公社成立了第一个电管站,1984年在朝阳南双庙乡农电站实施了电工业务大包干,这些都是首开先河的破冰之举,被作为全省的典型推广。特别是我曾到北票西官农电所一住半个月,经过现场了解和实地走访,总结出了西官农电所双一流的典型经验,以及所长刘长久的先进事迹,在中国电力报刊登,刘所长自1984年起4次被评为省劳动模范。这些朝电先进群体,被誉为辽西山乡的明珠,树为东电系统的红旗,他们体现出了信念的忠诚、忘我的精神、奉献的情怀,在朝电的历史星空中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光明的使者  奏响了青春的乐章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设备的大量增加,特别是因500千伏元董线的运维及通讯微波站的运行,局里那几年新招录了200多名青年员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青春的朝电更是青年的朝电,在四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一代朝电青年不负韶华,勇担使命,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他们特别能吃苦,当时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敝篷车、摩托车、自行车是通行的工具,有的风餐露宿施工,有的翻山越岭放线,有的常年与荒山铁塔为伴,驻守在偏远变电所、微波站、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对此无怨无悔、少年壮志不言愁;他们特别爱学习,那是一个全员大学习的年代,局里搭建了五个平台,职大、业大、函大、电大、刊大多管齐上,为了学习他们投入了8小时以外的大部分时间,为了学习他们在每月34元的工资中拿出了不小的投入,学知识、强素质、增技能蔚然成风;他们特别讲奉献,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为朝电献青春,急难险重冲在前。一个个学雷锋小组,一支支青年突击队,以坚持坚韧坚强的干劲和付出,推动了企业发展,树立了朝电形象。他们与朝电共同成长,后来有的成为教授级高工,有的成为系统专家,有的在各种大赛中摘金夺银,有的在管理领域成绩斐然,还有的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感激时代、感恩企业、感谢组织,努力学习、爱岗敬业、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这些是八十年代朝电青年的主旋律,也积淀为朝电优秀文化的禀赋传承。

  朝阳电网腾飞翼,撒下明珠缀辽西。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它抒发了对朝阳电网的自豪欢呼,凝聚了对朝阳电业的深情挚爱,这既是八十年代朝电人的青春记忆,也是几代朝电人的光荣梦想。在欢庆建局60年之际,我再次把它作为真诚祝福献给我们的企业,致敬青春的朝电!

  (本文作者系国网朝阳供电公司副总经济师孙国权,内容由该公司综合二室提供)

国网朝阳供电公司专属园地

  [编辑 立军]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