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扬州路
文图/文化信使 李亚男(辽宁朝阳)
月色溶溶,碧水潺潺。徐凝慨叹“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花香杳杳,杨柳依依。杜牧浅唱“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青山隐隐,芳草萋萋。姜夔低吟“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伴随着古运河的兴衰,历经的盛唐的繁华,北宋的浪漫,明清的静默,扬州轻移莲步款款地走来。千年的风雨,千年的墨香,早已晕染了古城的白墙黛瓦,渗透了窄巷的青石板路。徜徉在古韵古香的街头,每一丝风都是轻柔的,每一滴雨都是缠绵的,每一朵花都是多情的。
早春的广陵,空气中氤氲着清凉的水汽。街边的花树褪却了盛夏的浓郁青翠,目之所及的是墨绿中隐现的萧瑟。偶尔清风拂过,丝丝雾水染在眉头,染在发尖,染在心田。不知始于何时,爱极了江南,爱极了雨天,爱极了碧天春水,爱极了画船雨眠。
初次邂逅扬州是不期的,或许曾经思量千百回烟花三月下扬州。那时琼花飞谢,烟雨迷蒙,炊烟缥缈,浆声轻摇。这次遇见得早些,所有的愿景只待重逢。此程虽无缘琼花,却沐雨寻梅,别有一番风味。
迎风傲雪,花香清雅。梅花的风骨和品格自古以来都受到文人墨客的称颂和赞美。林和靖看到的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卢梅坡嗅到的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陆放翁悟到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此时恰逢梅花绽放,寻梅就成为最紧要之事。在温婉的扬州城里,瘦西湖是寻梅的好去处。入门不远的地方几盆骨瘦嶙峋的梅花静静地开谢,花色不多,有殷红色的,淡粉色的,鹅黄色的。慢慢地走近梅,就会嗅到梅花时时散发的清淡幽雅气息。那种淡淡的芬芳沁人心脾,犹如一江春水缓缓地流过心湖,久久地荡漾着层层涟漪。尤其是那枝鹅黄色的梅,她的芳香更清雅绵长。记得林清玄老师曾说过“香花无色,色花不香”。
或是世事本无圆满,香色很难两全。若是香花就吐纳芬芳,若是色花就姹紫嫣红。在各自的花期绽放着独特的风采,无需奢求,不必攀比,因为世间原本就没有两株相同的花树。
缓缓地漫步在早春的瘦西湖畔,时而遇见拱桥,时而邂逅假山,眼前的景致变换万千。走着走着若是闻到的清淡的芳香,就知晓峰回路转处定有梅花的绽放。生活在北国,很难见到梅花,对于梅花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诗词或是图片中。此程有幸相逢,自是满怀欣喜,心存感恩。
瘦西湖的美,美在梅香细细,美在水波溶溶,更美在石桥的百态千姿。从二十四桥的清新绮丽,到五亭桥的端庄典雅,再到春波桥的天然雕琢。每座石桥都有各自的风格和情怀,悄然地走过这些石桥,似乎在追溯一串过往的足迹,一段久远的故事。
韶华易逝,光阴荏苒。往昔的岁月里,扬州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有些故事在光阴深处沉淀生香,有些故事却湮没于历史的风沙之中。依稀记得:平山堂里欧阳修的有无山色;扬州路上杜牧之的十里春风;瘦西湖畔姜尧章的灼灼红药……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或许有些足迹早已无处寻觅,但是溪水边的花木,街巷里的砖瓦早已默默地铭记着扬州的年年岁岁。
扬州有着清新秀丽的山水,诗意墨香的情怀,也有着古色古香的建筑。作为苏派建筑,扬州的园林也是山环水绕,曲径通幽的,最具典型的是个园和何园。屋宇建筑讲究对称的美学,园林山水却是步步皆景。喜欢徜徉在那鹅卵石铺就的幽径,漫无目的地欣赏花的开谢,叶的枯荣,月的出落,云的舒卷。偶尔路过书房,看见摊开的书卷,铺展的宣纸,眼前就会浮现古人的读书情景。那是红袖添香的温馨,也是不觉春深的淡然。
喜欢古人如此诗意静谧的日子,只是无缘生活在那样静美的时光里,欣慰的是此程在个园的宜雨轩听了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如烟如纱的春雨笼罩着天地间,庭前的几竿修竹经过了雨水的滋养,越发的青翠了。细风拂过,一阵竹香夹杂着梅香扑面而来,顿觉神清气爽。
个园也好,何园也罢。这样在风雨百年中留存下来的大宅院都是官宦商贾之家,古韵悠长的东关街才是曾经扬州市井生活的真实写照。逼仄的小巷,青石的马路,高挑的酒幌,清淡的茶香。千余米的街巷酝酿十多家百年老店,不难想象昔日会是怎样的辉煌?
就在美食街区,遇见了卖红豆的摊铺,如果没有招牌,真的不知红豆会是如此模样。每每读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玲珑骰子安红豆”,就会幻想红豆是什么样子,直到亲眼所见才知道它真的不负相思的寓意。虽然它长在漆黑粗糙的豆荚里,却是殷红如血,恰似心形。更造化的是在红豆外壳上有天然的裂痕,也如心形。那一刻,油然而生敬畏之情。苍茫天地之间,万物皆有灵性,皆有造化,皆有存在的意义。只是目光不及,瞻仰不了世间的万千风物。
行走于红尘陌上,浪迹于万里河山。只为遇见未知的风物,邂逅久违的情怀。每场远行,有所收获,有所领悟,或多或少,或喜或忧。其实人生又何止不是一场远行呢?
小链接李亚男,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就职于辽宁省朝阳县黑牛营子乡中心小学,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爱好文学、摄影、旅游。
[编辑 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