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年石埙的发现及史前礼乐之器初探(王冬力)

摘要:2018年10月27日,辽宁省沈阳音乐学院陈秉义教授带领在校研究生潘骁蕊、冯思宁、姚俊杰、夏瑞琪到朝阳市德辅博物馆考察中国北方史前乐器。

八千年石埙的发现及史前礼乐之器初探

文图/王冬力(辽宁朝阳)

八千年石埙的发现、定级和研究经历

  2018年10月27日,辽宁省沈阳音乐学院陈秉义教授带领在校研究生潘骁蕊、冯思宁、姚俊杰、夏瑞琪到朝阳市德辅博物馆考察中国北方史前乐器。除了对小河西文化(距今8500—10000年)的陶鼓、兴隆洼文化(距今7400—8200年)的鹤骨骨笛、赵宝沟文化(距今6400—7200年)的条形石磬、红山文化(距今5000—6500年)的陶埙、小河沿文化(距今4500—5000年)的鸟形陶埙以及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3400—4000年)的几十枚石磬进行体验及测音以外,尤其对馆藏两件国家三级文物石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测音工作:吹奏由陈秉义教授完成,测音工作由潘骁蕊、冯思宁、姚俊杰和夏瑞琪完成。两孔石埙最终测出结果:如果用辅吹的方法,吹孔可以吹出5、4、3、2、1,加上按音孔控制音孔大小,可以吹奏出6、7、#1、#2、#3,即一个八度加一个大三度,音阶准确,音质悠扬、古朴。(图1)三孔石埙因中间吹孔边有一钻穿的豁孔,漏气的原因,没能吹出音阶。据陈秉义教授初步判断为史前先民用来狩猎的“石流星”。

  图1沈阳音乐学院陈秉义教授对石埙进行测音、试吹(德辅博物馆拍摄)

  时间回到五年前春季的一天,笔者带领馆内工作人员考察内蒙古赤峰地区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期间,来到赤峰市古玩城走访。一个店门口,一个农民,一袋袋背着石器卸下,足足有十多袋,几百件之多,倾倒地面后,都是沾满尘土的普通残损史前石器,凭经验看器型,都是粗糙打制石器,初步认定大多数为早于红山文化的兴隆洼文化石器,有锄形、饼形、砍砸器、石球形、石斧形、石板等。问询后才知,是一个农民多年耕地或雨后、风沙后在山上捡拾,堆积家中多年,孩子大学读书之际,运到了赤峰古玩城,正赶上南方某市新成立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当地熟人的陪伴下到古玩城征集藏品,已经进行了几天,差不多将各店的史前石器征集一空了,正欲返程之际,也遇到这一幕,对此批石器也产生了兴趣,只是店主已经与农民谈妥全部收下,而且不让挑选,整体转让,价不低。笔者在翻看时偶然发现了掺杂在石头堆里的一块椭圆形有孔石器,不知何用,因以往不曾见过,几经研究,初步判断是一件可以吹响之物,基本具备了埙的适合拿握、有内膛、吹奏孔和按音孔的特征,形制类似陶埙,但石质的还是首次发现。经询问得知,该农民为敖汉旗兴隆沟人,此地距兴隆洼遗址不远。因德辅博物馆有文物保护、修复、展览的业务(图2),实在不愿看到特殊器型的文物继续流失,再加上笔者对此件特殊石器不愿放弃,遂与南方人几次价格竞争后,终于成功收获了这批石器。回到博物馆,经小心仔细清洗后发现,两孔埙形器为浅黄色砂岩磨雕而成,长10.1厘米、宽5.5厘米、厚4.6厘米、重332.2克。整体呈椭圆形扁体,一侧平齐,一侧椭圆鼓腹,椭圆鼓腹一侧隐约可见雕有纹饰图案,已侵蚀风化,辨认不清。顶部钻有两孔,其中一孔边缘凸起,圆唇,为吹奏孔,另一孔平齐,为按音孔,两孔在埙内膛相通。幸运的是,在整理期间,又在石器中发现了一件三孔椭圆形石器,三孔埙形器为白色石英岩磨雕而成,长7.4厘米、宽4.7厘米、厚3.2厘米、重150.2克。整体呈椭圆形扁体,外形与两孔埙形器相似,只是尺寸略小一些。一侧平齐,一侧椭圆鼓腹,素面。顶部钻有三孔,中间为大孔,大孔一侧有一钻豁的小孔,与大孔相连。内膛不如两孔石埙容积大。(图3、图4)

图2德辅博物馆登记证书(德辅博物馆拍摄)

图3三孔石埙俯视图、正视图(德辅博物馆拍摄)

图4两孔石埙俯视图、正视图(德辅博物馆拍摄)

  随后经挑选、量尺、拍照、登记文物档案并进行了布展。2017年11月9日,由辽宁省文物局博物馆处郭松雪带领,原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辽宁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由智超、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刘宁、辽宁大学教授、辽宁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华玉冰、原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馆长、内蒙古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邵国田应邀参加,共同组成鉴定评审专家组,由智超担任本次鉴定组组长,对朝阳市德辅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进行第三次大型定级工作。鉴定评审专家组经过两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以认真严谨的专业态度,周密审慎的考古研究,科学规范的定级标准为准绳,对德辅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进行了严格的甄选和鉴定工作,共有160件(套)文物通过了专家评审,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套),国家二级文物11件(套),国家三级文物55件(套),一般文物89件(套)。此次定级文物数量众多,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研究的实物,填补了考古发现的空白,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的等级和数量再创新高。其中,本文提及的一件两孔石埙和一件三孔石埙均鉴定为兴隆洼文化时期遗存,评定为国家三级文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的规定,属于珍贵文物。(图5、图6、图7)

图5鉴定评审专家组在德辅博物馆进行文物定级(德辅博物馆拍摄)

图6定级文件(德辅博物馆拍摄)

图7石埙定级(德辅博物馆拍摄)

  兴隆洼文化是1982年秋冬季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内蒙古工作队和敖汉旗文化馆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东南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并于1983年进行了发掘,正式命名为“兴隆洼文化”,其年代在公元前6200—前5200年之间,主要分布在北起乌尔吉木伦河,南达燕山及其南麓地区,西始大兴安岭,东抵医巫闾山,包括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东北部、天津北部、北京北部的燕山南北地区。距今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已经有了早期农耕,并发现了粟和黍(即小米和黄米)(图8),是旱作农作物粟起源于中国北方重要的直接证据。在生活遗址房址的居室墓葬里发现了最早的精美玉器,是亲情观念、灵魂观念、重视生产、猎物繁殖观念和饰美重玉观念的体现。兴隆洼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专门的祭祀区域。石雕人像、龙形堆塑的发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先民具有了共同的解决问题的集会和原始宗教的信仰。为研究中国北方原始文化的起源及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图9、图10、图11)而兴隆洼文化时期的骨笛(图12)、石埙作为北方原始宗教的重要“礼”、“乐”之器,进一步证明了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地区原始宗教中敬天地、崇祖先的“祭祀”内涵和对后世陶埙的影响。此石埙的发现并吹奏成功,将埙的最早历史推早到八千年前。

图8兴隆沟遗址浮选出土的炭化黍粒[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01月12日05版《粟黍“故乡”在中国》记者毕玉才 刘勇 照片提供:赵志军]

图9白音长汗出土石雕人[选自《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学出版社,2004版,彩版一二]

图10查海遗址龙形堆石(由东南向西北)[选自《查海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发掘报告(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北京,2012年图版五八,图版五九]

图11兴隆洼遗址人猪合葬[选自《敖汉文物精华》邵国田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图12德辅博物馆馆藏兴隆洼文化骨笛,国家一级文物(德辅博物馆拍摄)

史前礼乐之器的考古发现

  《诗经小雅》记载:“佰民吹埙,仲氏吹”的诗句。《说文》云:“曛,乐器也,以土为之,有六孔。”《尔雅注疏》:“燒土为之,大者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砣,六孔,小者如鸡子。”王子年《拾遗记》载:“庖牺氏易土为埙。”《旧唐书.音乐志》:“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土为之……”。唐代郑杀稷在《埙赋》中说:“至哉!埙之所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

  正式考古发掘也有关于陶埙的实物出土。1973年,浙江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出土两件陶埙。(T23:46)[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01期:第71页]泥质红陶,陶质疏松,形如鹅卵,单孔。无吹奏测音记载。(图13)

图13河姆渡出土陶埙

  1979年,陕西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了陶埙,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四件。两件出自姜寨M358,多人两次合葬墓第二层的一具遗骸旁。两埙一大一小,一高6.6厘米,另一高5.45厘米。形似橄榄,上有一吹孔,无按音孔,泥质红陶制成,陶质疏松。另两件出自半坡遗址居住区外的地层中,由泥质黑陶制成,陶质坚硬。一件无按孔;另一件下端一侧有一按孔,高5.8厘米。经吹奏,能模拟鸟鸣和吹出高亢嘹亮、清脆悦耳的多个乐音。另一类一件,出自姜寨遗址墓葬区地层第五层内。埙体形似蜜桃,通高5厘米。通体饰细绳纹,棕红色,陶质坚硬,顶有一吹孔,表面一侧开有大小两个按孔。这是已知年代最早的圆腹蜜桃形陶埙,能吹出la、si、do、re四个乐音。[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01期:第71页](图14、图15、图16、图17)

图14姜寨遗址出土大陶埙

图15姜寨遗址出土小陶埙

图16半坡遗址出土陶埙

图17姜寨遗址出土桃形陶埙

  1997年,四川巫山遗址出土石埙一枚。石制,打磨而成,保存完好。橄榄形,器表光滑,腹略圆,中空。上下对穿一孔,孔壁经磨制,平滑细腻,口沿略平。此埙可发一单音。[申莹莹 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乐器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论文,2012年:第90页](图18)

图18巫山石埙

图19德辅博物馆馆藏小河西文化陶鼓,国家一级文物(德辅博物馆拍摄)

礼乐之器在史前原始宗教中的内涵和意义

  纵观众多考古资料和史料的记载可知,最早的发音之器——埙,最早或系由石、木、骨、管一类的自然天籁而成,日后逐渐有意识地加以人为的模仿和制作材质的改进,最终选择了可以自由塑制造型的陶质,逐渐增加音孔,并向横的方向发展而演变为圆形或椭圆形。从考古资料来看,目前已知最早的埙是距今7000多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埙。德辅博物馆的这两件距今八千年前的石埙,是目前所见我国年代最早、最成熟、最先进的埙实物,也应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最成熟、最先进的石质发声礼乐之器。

结论

  兴隆洼文化石埙的发现、定级和成功吹奏测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结合同时期的骨笛(图12)和更早一些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小河西文化陶鼓(图19)向我们展示了八千年甚至早到新石器早期的一万年左右中国大陆上生活的祖先在原始宗教的精神思想的影响下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将能发出神秘、动听旋律的器物运用到原始宗教中,烘托气氛,沟通天地、祖先和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部族强大的愿望而逐渐形成了脱离生活的“礼”、“乐”之器,使一些在原始宗教中使用的特定器种成为等级差异、权力和通灵、侍神的象征和标志。对后世礼乐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不断与中原及东北地区诸多原始文化的频繁碰撞、交流、融合的作用下,在红山文化晚期由母系社会逐渐过渡到父系社会,超出了原始部落阶段,逐渐达到由部落联盟向神权管理的早期国家过渡的阶段。而在由兴隆洼文化至红山文化三千年间原始文化发展、融合、进步的过程中,皆因一枚小小的石埙、骨笛或石磬的发声礼乐之器的影响,让史前新石器时代原始宗教的内涵愈加丰富多彩,生动且有教化力,从而进一步团结部族、强化联盟、抵御外侵、繁衍生息,并最终在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孕育出了以防御壕沟、冶炼陶范、象形符号和宗教仪式为要素标志的文明曙光。

小链接
  王冬力,1967出生,辽宁省朝阳市德辅博物馆高级工程师。

[编辑 赵盼]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