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荣光》017(金一南)

摘要: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万里长征,并最后得以存活和发展,就是充分利用了“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蒋介石与广东军阀陈济棠、广西军阀白崇禧、湖南军阀何键、贵州军阀王家烈、云南军阀龙云和四川军阀刘湘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一南金文”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金文”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浴血荣光》

文/金一南

军阀白崇禧因何为红军闪开一条路

  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万里长征,并最后得以存活和发展,就是充分利用了“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蒋介石与广东军阀陈济棠、广西军阀白崇禧、湖南军阀何键、贵州军阀王家烈、云南军阀龙云和四川军阀刘湘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长征出发通过前三道封锁线就是红军与陈济棠达成的秘密协议,第四道封锁线湘江之战,红军打得非常惨烈,损失过半。后来,我们很多著作中描绘了敌人如何凶残,我军如何英勇,当然这些都是客观情况,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隐含在历史帷幕后面的客观情况,就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为我们让开了湘江。

  本身红军过湘江是非常困难的,到达湘江前,广西白崇禧的军队由南向北,湖南何键的军队由北向南,已经把湘江完全封死。按常理,红军不可能通过这样的封锁线,可是在红军大队人马到湘江之前,白崇禧突然间调整战线,把封锁湘江桂系军队的南北战线陡然调整为东西战线。他这一调整,湘江一下闪开了一个百余里的缺口。白崇禧为什么突然间闪开这个口子?白崇禧在他桂系的高级军官会议上讲话,他说:“老蒋恨我们比恨朱、毛更甚,如果把湘江完全堵住,红军过不了湘江,必然掉头南下进入我广西,红军进入广西,中央军就要跟进广西,中央军在解决红军的同时把我桂系也就解决了,所以不如留着朱、毛,我们战略回旋余地还大些,我们现在是既要防红军,更要防中央军。”

  这就是毛泽东指出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这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

  那么白崇禧到底是一个什么人?

  港澳台一带流行一种说法: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两个半在大陆,一个在台湾。

  在台湾的这个就是白崇禧。

  1928年,国民党行政院院长谭延闿特写了一副对联赠白:“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从白崇禧在陈济棠面前对红军突围时间和方向的料算,人们就可知道,不只是共产党的杰出军事家们才可以被称作用兵如神。

  1919年白崇禧任桂军模范营连长,赴左江流域剿匪。广西因为连年沿用招安政策,结果匪势日张,形成“卖牛买枪”“无处无山,无山无洞,无洞无匪”的局面。模范营招安招到土匪200名,白崇禧力主将其中的80名惯匪就地枪毙,以绝后患。广西军阀陆荣廷自己就是被招安的土匪出身,闻讯大怒,坚决不许。

  白主意已定,独断专行,坚决毙掉了这80名惯匪。

  此后,广西对土匪的招安政策,改为进剿政策。

  白崇禧这种秉性,在后来和蒋介石的关系中多次表露出来。

  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则是蒋、白配合的高峰。蒋在上海下定“清党”决心,白则出任上海戒严司令;蒋发表《清党布告》《清党通电》,白则在上海用机关枪向工人队伍扫射。当时,莫斯科百万人大游行抗议上海的白色恐怖,在“白”字下面,特地注明是白崇禧。

  高峰之后,便是下坡了。而且因为成峰太陡,所以下坡也很陡。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仅4个月,白崇禧就与何应钦、李宗仁联合,迫蒋第一次下野。后来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蒋冯阎大战、宁粤之争,只要是反蒋,就少不了白崇禧的身影。

  白反蒋,蒋同样反白。

  1929年3月唐生智东山再起,白崇禧在北方无法立足,在一片打倒声中化装由塘沽搭乘日轮南逃。蒋介石获悉,急电上海警备司令熊式辉“着即派一快轮到吴淞口外截留,务将该逆搜出,解京究办”。

  蒋介石必欲除之而后快之心情,溢于言表。

  后来亏得熊式辉的秘书通风报信,白崇禧方得以逃一命。

  白、蒋关系是民国史上的一只万花筒,战场上同生共死的关系瞬间就变成兵戎相见的关系,政坛上相依为命的关系眨眼就转为你死我活的关系。

  但蒋介石那个庞大的湘江追堵计划,还是必须用白。桂军战斗力极强,又有白崇禧的头脑,很可能要唱主角。

  白崇禧倾桂军全部两个军于桂北边境,以第十五军控制灌阳、全县(今全州县)一带,以第七军控制兴安、恭城(今恭城瑶族自治县),自己也带前进指挥所进至桂林,弹指之间,撒在湘江一带的大网形成。桂军完全一副在全、灌、兴之间与红军决战的架势。

  但白崇禧还多了一个心眼儿。他在调动大军的同时出动空军,名曰侦察红军行踪,实则侦察蒋军的行动。与蒋打交道多年,他太了解此人了,所以一直怀疑中央军想借追踪红军之机南下深入桂境。桂系的主要原则依然是防蒋重于防共,对红军“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让开正面,占领侧翼,促其早日离开桂境。

  台湾《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载,1934年11月17日,“白崇禧赴湘桂边布置防务”。

  他不是去布置战斗的,而是去布置撤退的。

  白崇禧原来沿湘江部署的南北阵形,恰似一扇在红军正面关闭的大门。现在突然间被改为以湘江为立轴的东西阵型,似大门突然打开。尤其是全、灌、兴三角地带之核心石塘的放弃,更是令千军万马、千山万壑中出现了一道又宽又深的裂隙。

  据湘军记载,桂军放弃全、灌、兴核心地的日子是1934年11月22日。

  此时红军前锋距桂北已经很近。

  完成这些布置后,白崇禧才带着刘斐去会刘建绪。刘建绪与白崇禧握手时,以为湘江防线业已被湘、桂两军衔接封闭,未料想恰是此时,桂军那扇大门却悄悄敞开了。

  今天披露了蒋介石的日记,在蒋介石的日记里面,“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屠杀共产党之前,要不要和共产党翻脸,他颇费踌躇,十分犹豫,因为他跟共产党翻脸,跟共产国际翻脸,势必要影响苏俄对中国北伐的武器和资金的援助,所以他犹豫再三,拿不定主意。最后,据今天放在美国胡佛研究所的日记记载是“勉强听取了白兄的意见”,就是白崇禧力主跟共产党翻脸,坚决要求屠杀共产党人,所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才开始。

  接下来我们再看,到了1934年,湘江之战的时候,白崇禧在湘江放开一个缺口,他不是为了红军,他是为了他自己,为了保住桂系,毛泽东说,我们只需知道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是持续不断的,则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并日益发展便是无疑的了。

  毛泽东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是说在任何的草原点个星火都能燎原的,他讲的是在中国这块草原点个火可以燎原,但别的地方就不行,为什么呢?我们在前面讲过,马克思、恩格斯最希望的德国革命始终没有发生,列宁、斯大林寄予很大希望的日本革命也没有发生,而从来不被人看好的中国革命却发生了。这就是毛泽东指出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就是因为有了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这就是中国革命的特质。

(未完待续)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一南金文

[编辑 雅贤]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