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金文”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金文”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魂兮归来》
文/金一南
附录三
平型关风云:战争中的政治与政治中的战争(二)
国防大学 金一南
从三个方面探讨:
一、平型关战斗到底是抗日决心的产物,还是个人野心的产物
《风云》是这样反复描绘的:“自从抗战爆发以来,林彪显得精神振奋,很想找一个同日本人较量的机会,以显示自己独立的军事才华。”“现在来到平型关,就再也按捺不住要在这里打一仗的冲动。”“千里之外的率军之将,到底摆脱了某种约束……抓住战机打几个漂亮仗,由此一鸣惊人,到时不赞成也得赞成。”“要想表现独立的军事才华,只有在与强敌较量之中,才易于显露。也只有战胜那中国人从来没有战胜过的‘皇军’,才会收震惊寰宇之效。”“林彪急迫想创一个惊世之举。”“‘大获全胜、一鸣惊人’的可能与‘一败涂地、全军覆没’的危险同时存在。”而“战争本身就是风险,没有风险,就没有英雄。”于是平型关战斗就成为作者至少两次提到的林彪个人之“天赐良机”,难怪作者笔下的毛泽东要勃然大怒:“他还是想表现自己,想当抗日英雄!”然后“以掌击桌,以致把妻子贺子珍刚刚泡好的一杯龙井茶掀翻了”。
《风云》通过这些描写向人们提示,平型关战斗不过是林彪个人野心的产物。
我们不要忘记以下几点:
首先,平型关战斗是八路军总部直接布置的。
平型关战斗之前,周恩来、彭德怀等人几度与阎锡山等会商,协调八路军在山西的作战行动。当时正值大同弃守,阎锡山为挽回晋北局势,准备集中兵力在平型关与敌会战,望我八路军与之配合。周恩来等当即表示:八路军不宜担负正面阵地防御任务,只宜在进攻之敌之翼侧和后方发挥运动游击专长。彭德怀在其自述中写道:“我从总部出发时,就考虑八路军如何争取在抗日战争中头一仗打个胜仗,以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当阎锡山谈到以王靖国和陈长捷两军分守平型关和茹越口,另以一个军守雁门关时,我说:你们坚守平型关正面,我115师出五台、灵丘、蔚县地区,隐蔽集中在敌前进道路两侧,待敌进攻平型关时,从敌侧后夹击进攻平型关之敌军……阎甚同意。”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八路军总部命令第115师进至平型关以西日军前进方向翼侧之大营镇待机,准备侧击进犯平型关之敌。
9月14日,115师先头部队进抵大营镇。
9月19日,115师第343旅奉命进至平型关东南上寨地区待机。第344旅向这一地区机动。八路军总部随115师进驻五台。
9月22日,日军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
9月23日,八路军总部命令115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侧击该敌。
9月25日,战斗打响。
平型关战斗首先是八路军总部直接布置的。从作战预案的形成、部队的调动、作战方式的确定、作战地域的选择、战斗发起的大致时间等,无不充满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人深谋远虑的谋划与思考。
其次,平型关战斗又的确是115师师长林彪具体指挥的。
领受作战任务之后,林彪迅速率领部队到达指定位置。他亲率人员在平型关一带反复勘察地形,亲自选定伏击地域,并将“侧击”具体化为“一翼伏击”这种于我更为稳妥的战斗方式。在战斗发起前对作战部署的精心策划、对作战任务的详尽划分,战斗发起后对意外情况的果断处置、对作战部署的及时调整等方面,林彪都表现出其干练的军事才能。甚至在战前连以上干部战斗动员大会上,林彪也有被人们记忆下来的表现。军事学院1964年编印的《教学参考战例》第三册,在平型关战斗主要经验第三条“准备充分,企图秘密,动作勇猛”中还附有这样一句“战斗前林彪师长的报告是对全师指战员最大的鼓舞”。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大约不是拿“个人野心”“急迫想创一个惊世之举”等简单的脸谱概念就能够解释清楚的。
再次,纵观平型关战斗的全过程,不论是筹划战斗的周恩来也好,朱德也好,彭德怀也好,或是实施战斗的林彪也好,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群体。任何个人离开了这个群体,皆微不足道。平型关战斗表达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的抗日决心,这一决心自九一八事变以来,通过工农红军的北上抗日、东征抗日、反蒋抗日、联蒋抗日直至八路军的平型关战斗,可以说终于付诸实践。
而且这一决心是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付诸实践的。装备优良的华北战场国民党近80万军队尚不能抵御20万日军的进攻,纷纷望风披靡向南溃逃,而我艰苦卓绝的八路军部队当时连大刀尚列入部队装备。据时任686团团长的李天佑回忆:“有的战士连土造步枪都摊不上,只是背着大马刀。在儒弱者看来,我们未免太不自量力了。”“当我军战士挺胸阔步地前进时,(国民党士兵)还瞪着眼睛,讥讽说:‘你们背着吹火筒、大刀片,真的要去送死吗?’”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偏偏北上前线去日军侧后寻求战机,这里面不论是群体还是个人,你说真正能支撑住他的是勇气与决心呢,还是私利与野心?
国民党内历来不乏野心勃勃之人。但在此关键时刻却无人跳出来“表现独立的军事才华”“战胜那中国人从来没有战胜过的“皇军”“收震惊寰宇之效”。甚至在我平型关战斗已经取胜后,八个团的国民党部队仍然不敢出击,眼见日军两个大队(两个营)从眼前安然退走。当时并非如作者想象是一个设法争当英雄的时刻。那是一个充斥民族失败主义,充斥悲观失望情绪的时刻,是一个设法争相逃命、各自拼命保存实力的时刻。在这种时刻,八路军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站出来,代表中华民族站出来,力夺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场伏击战本身。连1989年8月台湾国民党“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纂出版的《中国战史大辞典》,在说到平型关战斗时也要写上:“9月25日我军发动反击,克复蔡家峪、小寨村等地,切断平型关至灵丘间之日军交通。”
国民党人不写“八路军”,而写“我军”,因为八路军在其国民革命军编制序列之内。又因为这样一来,平型关战斗的光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记在“国军”身上。
国民党尚在追求与蒙混的金招牌,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把它摘下来,用“个人野心”或是別的什么理由,甩给20多年前叛选的那个“野心家、阴谋家”?
凡有历史常识者皆能承认,我八路军将士,不论群体还是个人,皆在这一战中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勇气。八路军军歌中响遍全中国的“首战平型关,成名天下扬”两句,并非在为个人叫好。它表露的是一个群体的坚强决心,体现的是一支军队的英雄气概。它歌唱出的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多年政治运动的影响,使我们之中不少人产生这样一种怪癖:非常习惯于把历史切割成碎块,然后再分別放到个人的背上。这个人不行了,便连同他背上的所有东西一起抛弃。
历史如果被切割成碎片,总有一天会被全部扔光的。
(未完待续)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编辑 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