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金文”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金文”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浴血荣光》
文/金一南
第八章 洪流
共产国际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对中国革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先后有不少人物被派到中国来指导革命,这些来的人有成功的,有不那么成功的,也有失败的。维金斯基在“南陈北李”之间穿针引线,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马林参加了中共“一大”。鲍罗廷在指导中国革命时过于相信蒋介石,使中国革命吃了很大的亏。米夫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农村可以建立农民苏维埃,还最早提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罗米那兹提议撤销毛泽东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
共产国际为何急于与中国共产党恢复联系
其实在红军北渡金沙江以前,也就是1935年4月,共产国际已经开始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力图恢复与中共中央的联系。
共产国际为什么这么做呢?这跟在共产国际的“七大”上,当时的中共代表团介绍中国苏区的情况有莫大的关系。
当时以王明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夸大其词,脱离实际。在共产国际“七大”上,王明为了博取台下各国共产党代表的掌声,说苏区占有土地200多万平方公里,5600多万人口,而且中国有50万红军、100万游击队,把这个牛皮吹得很大。
王明、康生那时都在共产国际的中国代表团里,在灯火辉煌的大厅里大吹大擂,当然获得了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各国的代表一听,中国革命搞得这么成功,50万红军,5600多万人口,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100万游击队,纷纷纵情欢呼。
现在反过头来看看,当共产国际真的要去寻找这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根据地到底在哪里,5600多万人口的根据地到底在哪里,50万红军到底在哪里,100万游击队到底在哪里,事到临头了,才发现是一场空谈。
但当时共产国际并不了解这些情况,共产国际认定了中国革命是最具希望的,所以在失去联系之后,力图恢复与中共中央的联系。
而且共产国际刚开过“七大”,在第三国际史上,共产国际“七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七大”的核心是要建立全世界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是共产国际的新方针。如何让失去联系的中国共产党人了解共产国际的新方针,就成为当时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了。
主要因为这些,共产国际必须恢复与中共中央的联系。
共产国际先后派出了三个人与中共中央沟通联系,第一个是阎红彦,第二个是张浩,第三个是刘长胜。
阎红彦在新中国成立后做过云南的省委书记,“文化大革命”初期去世。阎红彦本人为了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废寝忘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英文字母,并把用英文字母编排的密码熟记在脑子里。因为要靠这些密码恢复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如此的机密,不能带任何纸片,否则一旦被抓、被搜出来,那就是最核心的秘密被泄露了!
他于1935年4月回国。当时他是从新疆回来的,装扮成一个富商,骑着骆驼,载着俄罗斯的毛毯。骆驼队经过伊犁、迪化、兰州、宁夏、绥远,到达北平。当阎红彦到达北平之后,才听说中央红军已经胜利地结束长征到了陕北。阎红彦又立即从北平到陕北,找到了中央。
阎红彦从1935年4月出发开始,到12月他在瓦窑堡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中间8个月的时间,全凭自己的记忆带来了与共产国际联系的密码。但是后来出现了问题,凭借他带回来的密码,未能与共产国际联系上。究竟是由于长期记忆所发生的一些记忆不准确,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不得而知。总之他带来的密码,未能使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
第一个人没有联系成功。
第二个人,共产国际选定了张浩。
张浩又名林育英,是中共早期的一位著名党员。他是林彪的堂兄,1922年2月就入党了,是中共最早的领导人之一,而且长期从事工人运动,他在莫斯科的身份就是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的代表。在此之前,张浩曾经在东北坐过一年日本监狱,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这个人非常硬,在党内有“钢人”的称号。相较之下,王明在上海一次被捕,为赶紧找人营救自己,不惜暴露党内同志的地址,一出狱就挨了党内警告处分。与“钢人”相比,王明只是泥人而已。
如此任务,非“钢人”莫属。
(未完待续)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编辑 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