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金文”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金文”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苦难辉煌
文/金一南
第三章 岩浆
蒋介石不是孙中山选定的接班人,毛泽东也不是共产国际钦定的领导者。共产国际让蒋介石作报告,却给毛泽东发讣告。蒋介石办杂志,毛泽东办报纸皆由笔杆到枪杆。蒋介石以黄埔起家,毛泽东以井冈山起家。毛泽东通过枪杆子认识了蒋介石。蒋介石也通过枪杆子认识了毛泽东。
第一节 领袖·思想·意志(上)
中国有句老话,叫时势造英雄。
应补充一句,英雄仍须识时势。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乘火车从美国西海岸前往中东部募捐。行前收到黄兴从香港发来的一封电报。因为密码本已经放在行李中,无法取出译电,所以直到在丹佛下车取出行季后,才知道电报内容。
黄兴告知,武昌革命党人吕志伊向香港报告:新军必动,请速汇款应急,并前往主持。
疲惫的孙中山把电报轻轻撂到一旁。他一生不知领导了多少次革命党人的武装暴动和起义,但无一成功。一遍又一遍做的,是失败后设法掩埋烈士的遗体,安抚烈士遗孤,然后满腔悲愤地写下一篇又一篇祭文。眼下他正四处筹款,无任何征兆使他意识到数十年来牺牲奋斗所追求的目标已近在眼前。
既无款可汇,更无法前往主持,这是他看完电报后的第一个念头。本想立即回电黄兴,要武昌新军少安毋躁、暂时勿动,但因夜已深,旅途又十分劳累,便决定次日晨再回电。
第二天却一觉睡到11点。他起床去餐厅用膳,在走廊上购报一份准备入餐室阅读。随走随手展开,立见一则令他浑身血液停止流动的醒目黑体大字专电:
“革命党人占领武昌”。
辛亥革命爆发。
后来有人说,孙中山看到这条消息时,手中的玻璃杯失手跌落摔碎,杯中的牛奶泼洒一地。不管是否属实,这一点却是无疑:他当时所受震动之大,绝非我们今天所能想象。
延续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王朝从此坍塌。
虽然正是他用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推翻清王朝奠定了基础,但最具决定性且唯一成功的武昌暴动,他不但事前未能参与,还几乎去电阻止。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个如今发展为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就此诞生。但颇让党史遗憾、颇让后人遗憾,也颇让革命博物馆内那些大幅“一大”代表照片遗憾的是,“南陈北李”这两个中共建党的中坚人物,一个也未出席。
陈独秀当时在陈炯明手下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大学预科校长,未出席的理由是正在争取一笔款子修建校舍,人一走,款子就不好办了。
李大钊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未出席的理由是北大正值学年终结期间,“校务纷繁,难以抽身前往”。所谓“校务纷繁”,是因当时北洋军阀政府财政困难,停发了北京八所高校教职员工薪金,这八所高校成立了联合索薪委员会,李大钊为索薪委员会重要负责人,整天开会忙于处理追薪事宜,无法脱身去上海。
两人当时都忙。但他们忙的理由与中共“一大”的历史地位相较,无疑是芝麻与西瓜相较。
顶李大钊名额去上海出席中共“一大”的,是年仅19岁的北京小组成员刘仁静。
这位当年最年轻的中共“一大”代表,在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接受采访时,已是80多岁的老人。谈起当年的感受,他实实在在地说了这样一句:“根本没有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
刘仁静这句老实话,恐怕就是当年与会者和未与会者的心态。
这伙热血青年当时哪一个能想到,他们聚焦在了中华民族命运即将发生巨变的起点。
什么是历史?这就是历史。
并非理想中那么漂亮,却是朴素真实的历史。
(未完待续)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编辑 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