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碾面(史庆友)

摘要:要过年了,想起了当年最不想干最打怵的活儿——碾面。

碾面

文图/文化信使 史庆友(辽宁阜新)

  要过年了,想起了当年最不想干最打怵的活儿——碾面。家乡人俗称 “压碾子”“推碾子”。

  家乡有一习俗,年前家家都要将一年吃的小米、荞麦面、黄米面压出来,过了年人们忙着生产就不再顾及压碾子的事了,年前将应该碾的都碾好了,存起来,在乡亲们的心中还意寓连年有余。

  碾面是一件繁重且枯燥的活儿。

  碾面的工具叫石碾子。是上个世纪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具。它应用杠杆“一巧破千斤”的原理,应用重力、摩擦力粉碎粮食。

  在一个简陋的房子里,地中央用大石头支着一个直径2米多的圆形大石板叫碾盘。在碾盘的中央有个洞,内镶嵌一个十分坚硬的木头轴叫碾管芯,在碾管芯上挂着一个四方的木头框叫碾框;一个1米长、直径80厘米的大圆柱石头叫碾砣子。碾砣与碾框之间用碾碗、碾脐做支点凸凹相接;碾框对角各凿一个圆孔,孔内插根短棍,人一推短棍,近吨重的碾砣在碾框的作用下就开始绕碾盘运转。当年,也有用毛驴拉碾子的。记得有一则谜语“石头山,旮旯峪,走一年,出不去”把碾子说得十分形象。

  推动碾框,带动碾砣子围绕碾管芯做圆周运动,靠碾砣子的挤压将粮食碾碎,再经一个叫箩的物件将碾细的面粉一次次分离出来,直至全部碾成面粉为止。每碾10斤面,少说也得推动碾砣子走1个小时。那种累的滋味让人刻骨铭心。

  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碾面也有许多有意思的事。

  单说排队,全村60来户,两盘碾子日夜不得闲。但人们都非常遵守先后顺序,谁先来,谁先用。后来的留下一把笤帚或是一个箩,依次摆放在墙角,没有谁会破坏秩序。前一家用完了,一定会喊后面的一家,但在我们家往往有特例发生。当时我们家5口人。爷爷、爸爸、我和两个弟弟。爸爸是位劳动能手,整日都是起早贪晚,没有时间碾面,爷爷年迈,碾不了面,虽然当时我们哥仨都上学,但碾面的活儿都是我们哥仨的事。记得有一句歌词是“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但许多乡亲都十分疼爱我们。有时候我们去晚了,总有人说:三个孩子上了一天的学,放学还得碾面,别让他们等了,让他们先碾吧!每当这时我们的心里总是热乎乎的。碾砣子总被我们推得飞快……

  在这个时期,乡亲们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当我们碾面,遇上王大妈时,她老人家一定会帮我们推上一阵子;遇上李大叔,不论他多累,也都会帮我们把面碾完。毕五姑更有意思,她常常是用我们的粮食换她等量的面粉,她自己宁愿受二遍累。那时我们生活得虽然很累,但很愉快。

  压碾子是个力气活也是个巧活,比如说压高粱面,端半簸箕高粱粒到碾道,用小瓢舀出少量高粱粒放到碾盘上,一边向前推碾子,一边用手把高粱粒摊匀在碾盘上,轧过几圈之后用笤帚把蹦到边沿的粮食粒扫到中间,然后再用手或笤帚画着圆圈把扫到中间的食粮匀开,尽量加大碾子的碾轧面积,加快粉碎速度。看到被粉碎的面有很多沾到碾砣上,扫下来顺着碾盘堆起来。第一遍轧完,扫到一堆用箩筛,筛出来的渣滓再放到碾子上重轧,一直到中意为止。一般情形过两遍箩就能吃了。

  蒸豆包是故乡的一个习俗,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地区文化。我在山西当兵的时候,当地老乡问我,听说你们那里一到年末就蒸很多豆包放到缸里冻上,一直到出正月也吃不完,是真的吗?我向他们证实了之后,他们觉得很有趣。晋中风俗没有蒸豆包一项,他们过年制作炸糕,也就是故乡所说的油炸糕。每家春节前夕都要炸一些存起来,好像图的是“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不过他们那里做炸糕面可是累人的。晋中人叫“捣糕”,把淘过的黄米放到石臼里边用石杵捣,很轻易让人联想起月宫里那个关于玉兔的传说。捣出来的面也用细箩筛,筛出来的渣滓重捣。大冬天棒小伙子“捣糕”也得穿着单衣。

  顶数碾淘米面费劲。每年年末淘米蒸豆包的时候,一般都是几家合伙串换着帮忙,这样能补充一家一户劳力不足所带来的不便。腊月里天冷地冻,淘米面放到碾子上必须就着热劲轧,生产队往往都给毛驴,有的毛驴好用,速度快,有的不好用。慢了,刚淘过的黄米粒在碾子上冻硬了不易破碎。碾黄米面是大剂量摊在碾盘上,从上往下赶着走,细面在下边。遇到不好使的毛驴,安排个专人赶毛驴。用两盘细箩在笸箩里同时筛。当时豆包面以玉米、小米掺黄米居多,最好吃的是大黄米面,但产量低,生产队分的少,是稀罕物。只有蒸豆包的当天小孩子们能吃到粘的黄米面豆包,剩下的都留给爷爷吃和待客用。

  后来,生产大队建起了用柴油机为动力的粮米加工厂,一个鸡蛋顶加工费可以加工10斤粮食,我们哥仨从此再也不抱着碾杆碾面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吃的、用的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想吃啥市场上有啥,还有谁去抱着碾杆去碾面?但每当有同事同我一起谈论往事的时候,我常常会谈起石碾子的事,它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小链接  史庆友,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政府退休公务员,朝阳农学院毕业,省、市、县三级作家协会会员;市、县诗词学会会员,高级畜牧师。多年坚持写作,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内涵。有作品发表于《辽宁日报》等媒体。出版了散文集《心语》《心曲》,分别获蒙古贞文学奖、阜新文学奖。摄影作品《村头》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摄影展中荣获一等奖。在网络上发表作品200万字,多次参加网络征文并获奖。

[编辑 冠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