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丨追忆蔡先生(王中原)

摘要:惊悉蔡维藩先生于元月初因病辞世,悲痛难抑。蔡先生是《咬文嚼字》杂志特约审校,也是我的挚友。

编者按

  2021年1月6日,本刊特约审校蔡维藩先生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仙逝,享年77岁。蔡维藩先生积极投身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担任本刊审校近十年,为语文规范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咬文嚼字》的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蔡维藩先生的离去,我们无不悲痛万分。本期特邀和蔡维藩先生一同担任本刊特约审校,同时也是他多年好友的王中原先生撰写纪念文章,以表达我们的哀思。

追忆蔡先生

文图/文化信使 王中原(辽宁朝阳)

  惊悉蔡维藩先生于元月初因病辞世,悲痛难抑。蔡先生是《咬文嚼字》杂志特约审校,也是我的挚友。

  蔡先生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电工程系。当过工人、工程师、教员、公务员。曾任大连大学常务副校长等职。自幼喜欢咬文嚼字挑错纠错,痴心不改,老而弥坚。

  俗话说,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针对“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的严峻形势,郝铭鉴先生毅然创办了《咬文嚼字》,发行量由550多本猛增到数十万本,这是有形的业绩;无形的功劳,是将成语“咬文嚼字”由单一的贬义用法扩展到中性甚至褒义的用法,以至《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也在词条中增加了褒义成分。蔡先生先后有《咬咬〈咬文嚼字〉》《嚼嚼〈咬文嚼字〉》问世,专门咬嚼郝先生的《咬文嚼字》。他们的目标一致,绝非个人之间的意气之争!

  1978年6月29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蔡先生写给《人民日报》编辑部的信和蔡先生写的《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认真改进报纸文风》。在信和文章里,蔡先生就当时《人民日报》存在的语文差错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人民日报》对蔡先生的批评表示感谢和接受。

  咬文嚼字绝非小事,正如北大教授苏培成先生给蔡先生《报纸常见语文差错1000例》写的序言中说的:“规范地使用汉语汉字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国力的高低不但要看硬实力,而且要看软实力。硬实力主要指资源、经济、科技、军事方面的实力,而软实力主要指文化影响的强弱和国民素质的高低。”

  蔡先生写作《报纸常见语文差错1000例》时,曾问过我一些问题,没想到先生在后记中特意向我致谢。书还在,人已去,抚今追昔,不禁热泪潸然。

  先生写《嚼嚼〈咬文嚼字〉》时,我参与了全书的审校。对全书的体例有所建议,先生欣然采纳。

  前言中提及2009年6月郝先生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要让人说话,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即使你说的不对,我们也要保护你说的热情。”

  蔡先生针对后半句写道:“对号入座,我就是那个被‘保护你说的热情’的人,8年前的那本《咬咬〈咬文嚼字〉》的作者。”

  成书后,蔡先生向我解释,后记中没提及我,是因为我乃该刊特约审校,我当然心领神会。

  后来先生被聘为特约审校,对刊物益加关注,我们的交往也更深入。

  去年4月8日,我在电脑上敲出“疫情闹得人心乱”,先生提醒我“心理上的摧残很厉害”。我说“遥遥无期不到站”,先生安慰我:“其实想开了,不过百分之二的病亡率,百分之八十的轻症率,而轻症可以自愈。”去年10月2日,是我们最后一次联系。先生还问我,11期校样来了没有。

  这样执着的学者,敦厚的长者,率真的朋友说走就走了!也许急于去会先走一步的郝先生吧。

(本文原载于《咬文嚼字》2021年第3期

母语芬芳——王中原作品集锦

小链接
  王中原,汉族,1947年生。函授中文专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已退休)。系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咬文嚼字》杂志特约审校。曾为《语文学习》《演讲与口才》等期刊业余审校数十年。近年撰写绕口令400余则。个人原创绕口令专集《绕口令教你巧舌如簧》(赵立涛点评),被列入“新编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 ”丛书,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编辑 雅贤]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