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中原老师《听着糊涂看着明白的顺口溜》(吴守贵)

摘要: 这是一则写因姓名儿化而屡出差错的顺口溜。

解说中原老师《听着糊涂看着明白的顺口溜》

文/文化信使 吴守贵(辽宁朝阳)

  这是一则写因姓名儿化而屡出差错的顺口溜。

  儿化是汉语的一种构词方式,在词根(一般为名词)后面加上儿尾以构成一个新的名词,新名词的含义是对词根名词含义的拓展或者特定化。

  在普通话中,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区别词义,一些词儿化后具有比喻义。如:头(脑袋)——头儿(领头的、首领)。区分词性,一些词儿化后可以改变词性。如:盖(动词)——盖儿(名词)。

  某市,第14中学语文课堂上。老师提问松针儿,应声站起松枝儿。老师念“坛子有璺儿”,松枝儿写“坛子有味儿”。金带儿说错,金蛋儿说对……

  “松针”与“松枝”、“有璺”与“有味”、“金带”与“金蛋”……它们发音根本是不相同的,词义有明显区别。但儿化后两词发音发生了改变,两词发音相同且难以区分,听写就糊涂,不知怎么写才对。

  普通话儿化后,固然多了些情趣儿,语气也相对亲切、轻松、可爱,增加了温和、喜欢的感情色彩。如:小猫儿、小孩儿、金鱼儿、脸蛋儿、花儿。

  毋容置疑,普通话儿化后,在给文字表达带来方便的同时,一些弊端也逐步显现。例如,“松针”与“松枝”、“有璺”与“有味”、“金带”与“金蛋”……这些词儿化后,发音都发生变化了,甚至发一个音了,看字明白,听音就糊涂了。

  作者在和风细雨中提醒读者,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处理的地方一定要儿化,否则就会产生歧义。但在广播语言中,尤其是政治类、科学类、学术类的节目中,要尽量少用儿化;在书面语言或比较正式的语言环境中,也不宜多用儿化。

2021.03.15

附:

王中原顺口溜第020则——听着糊涂看着明白的顺口溜

老师提问松针儿,

应声站起松枝儿。

老师念“坛子有璺儿”,

松枝儿写“坛子有味儿”。

金带儿说错,

金蛋儿说对。
 

老师提问小媚儿,

应声站起小闷儿。

老师念“金盘儿盛着金牌儿”,

小闷儿写“金牌儿盛着金盘儿”。

马军儿说错,

马驹儿说对。
 

老师提问老闷儿,

应声站起老妹儿。

老师念“铁柜儿锁金棍儿”,

老妹儿写“铁棍儿锁金柜儿”。

小鱼儿说错,

小云儿说对。
 

老师提问小邰儿,

应声站起小谭儿。

老师念“小林儿找小黎儿”,

小谭儿写“小黎儿找小林儿”。

刘卉儿说错,

牛贵儿说对。
 

“刘卉”儿化成“刘卉儿”,

“刘卉儿”听着像“刘混儿”;

“牛贵”儿化成“牛贵儿”,

“牛贵儿”听着像“牛棍儿”。

儿化固然有情趣儿,

关键场合耽误事儿。

2021-03-14 10:27

小链接
  吴守贵,辽宁省建平县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6月毕业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热爱文学,喜欢旅游。著有诗词集《夕阳韵语》《金秋韵语》。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阳市金秋文学社,现为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协会会员。

[编辑 雅贤]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