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142(金一南)

摘要:毛泽东1956年在八大预备会议上讲自己打过的四次败仗,第四次“茅台那次打仗”,即指三渡赤水前的鲁班场战斗。

“一南力作”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力作”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苦难辉煌

文/金一南

第十一章 苦难辉煌

  毛泽东一生打过四次败仗,两次发生在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后又差点儿丢掉前敌总指挥职务。吴奇伟穷追红军一路,1949年10月1日却立于开国大典的观礼台。红军战略决策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第三节 鲁班场,周浑元(一)

  毛泽东1956年在八大预备会议上讲自己打过的四次败仗,第四次“茅台那次打仗”,即指三渡赤水前的鲁班场战斗。

  这场战斗的影响远比今人想象的为大。战前毛泽东差一点丢掉前敌总指挥职务,遵义会议成果几乎成为泡影。四渡赤水后又有林彪写信要求改换指挥。

  鲁班场是毛泽东的街亭。

  说鲁班场战斗,必须谈林彪的打鼓新场战斗。

  炎林彪的打鼓新场战斗,必须谈中革军委于遵义大捷后确定的战略方针。

  谈中革军委新确立的战略方针,必须看蒋介石的实际部署和设想。

  真是一个连环套。

  的确如此。如果你想解开历史之谜,必须解开这些连环。

  解开它们,你便得到了历史。

  红军遵义大捷以前,先有蒋军的“土城大捷”。

  2月2日,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委员长身份,“悬赏购组共军首领朱德、毛泽东、徐向前、彭德怀、林虑、董振堂、周恩来、张国焘”,蒋介石自己也记不清他是多少次悬赏捉拿这些人了。他对这些人的头颅兴趣极大,但对这些人头颅中所思所想,却儿乎一无所知。

  也不是一点不知道。红军二渡赤水的当天2月18日,薛岳就从滇军得报:红军放弃入滇计划折向黔北。两天之后,投降的红一军团二师供给部出纳员何彬说,红一军团正在向东急进,其余各军团也在后跟进;作战要求是打倒王家烈,消灭周浑元

  薛岳连忙调动军队,重新部署,却为时已晚,但薛岳还是及时地搞到了毛泽东上台的消息。

  一渡赤水前,三军团向土城前进途中宿营时,担任掩护的五师突遭黔散袭击,部队颇有损失,五师十四团政委田丰被俘。敌人从他那里得到了遵义会议情况:“红军内部的井冈山派与苏俄派在遵义斗争非常厉害,井冈山派主张硬干,坚决反击国民党军,苏俄派则空谈理论避重就轻,斗争结果毛泽东的井冈山派胜利。

  薛岳得此重要情报,大受震动。他立即把田丰召到贵阳面谈,一面将毛泽东上台的消息上报蒋介石,一面通令各部队。

  对薛岳2月初报上来毛泽东重新上台的消息,蒋介石半信半疑。1934年7月丝军将领孔荷宠叛变,蒋介石就是从孔荷宠那里听到毛泽东不再指挥红军,高兴地通知陈诚“放胆进攻,再不必担心毛泽东的游击战术”等等。他内心十二万分不愿意信薛岳的情报为真。

  一直到嫡系中央军在遵义大败所展示的红军用兵风格中,他才觉出毛泽东的确上台了。

  对手之间是最知根底的。

  1934年12月10日开幕的国民党四届五中全会上,因为对中央苏区的全面占领和湘江一带的堵截,蒋介石好不风光。国民党中执委、中监委115人出席会议,希望国军在蒋介石率领下“再接再厉”,将红军“根本歼灭”。

  3个多月过去了,不但没有“根本歼灭”,反而让红军一口气吃掉了五六千人,垮掉了十几个团。他拍电报骂薛岳,说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蒋介石明白,这一失败恰恰证明了薛岳给他的情报的正确。

  3月2日,蒋介石带着陈诚亲自飞往重庆。到重庆后第二天,便发出一道公开命令和一封私人信函。

  公开命令给各部队首领:“凡我驻川、黔各军,概由本委员长统一指挥,如无本委员长命令,不得擅自进退,务期共同一致完成使命。”

  私人信函则写给薛岳:“毛既已当权,今后对其军作战,务加谨慎从事,处处于不败之地;勤修碉倒,稳扎稳打,以对付飘忽无定的流寇,至为重要。”

  同时还把这封红军作战已改为“飘忽无定”,要分外慎重的信空投给了吴奇伟。

  从抵贵阳之日起,蒋介石便如同战场指挥官,实际代替了薛岳的指挥。

  接函的薛岳倒也多了几分安慰:对毛泽东用兵有所畏忌的,绝非他薛岳一人。

  失败使蒋介石再一次清醒了。

  清醒归清醒,对红军的战略方向,却依然判断不清。

  红军下一步到底往哪里走,对国民党来说,一直是个谜。

  对红军走向的猜测与判断,成了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一道智力竞技。

  刘湘最担心红军入川,便认为红军必然入川。朱德、刘伯承都是四川人,与川军有关系,尤以刘伯承对泸州一带了若指掌,所以红军在这一带徐图渡江与张国焘、徐向前会师的可能性极大;而回湘图与贺龙会合的可能性极小。

  薛岳与刘湘相反。他最害怕红军久留贵州,便认为红军在贵州久据的可能性最小。他率10万大军入黔后,已经把贵州看作自己的地盘。红军二渡赤水时,他刚刚就任掌握全省军权的贵州绥靖主任,觉得红军入滇入川均有可能,唯独贵州不比江西,山穷水恶,久据不易;若再东驱回湘,则更是不得已的下策。

  龙云与薛岳一样,怕红军入云南,便认为红军在云南生根很难。他觉得红军多是江西客籍,除朱德、罗炳辉在滇军做过事外,其余将领基本不熟悉滇北滇西地方民情。云南民风强悍,组织严密,红军过路是上策,久据是下策。

  陈诚则完全代表蒋介石,分析问题的心理与刘湘颇为类似。蒋介石最怕红军向东威胁其中枢,陈诚便估计红军有极大的可能向东。他认为朱毛入川与张国焘、徐向前会合,或回湘与贺龙、萧克会合,是战略上必然的两个腹案;川滇地处边陲,红军久据可能性不大,不足为虑;最应注意者是红军东返与贺、萧会合。如此追剿较难,影响也较大。

  众说纷纭。红军到底会去向哪里,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陈诚、薛岳、刘湘、龙云,把红军入川、入滇、回湘的可能性都估计到了,皆认为红军图黔的可能性极小。

  红军却偏偏要图黔。

(未完待续)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一南力作

[编辑 雅贤]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