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大漠中的英雄
文图/文化信使 孙玲玲(辽宁朝阳)
它们在岁月的长河里,渐渐被人遗忘。而那些屹立在风中的一棵棵枯树,仍旧保持着一身傲骨的风姿,千年不朽。
——题记
在学习西北地区时,遇到这样一道题:新疆塔里木河两岸有一种树——胡杨林,被誉为“三个一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但是,现在的塔里木河两岸,大片的胡杨林枯死,看图分析其原因。图中,一棵树干粗壮的胡杨已失去了生机,周围遍地是这样枯死的胡杨。黑白的图片,让人心头涌上一阵悲凉。
我国90%的胡杨林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由于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多风沙天气,尤其是新疆南部,沙漠广布,气候极端干旱,因此,很多植物都无法生长。而胡杨作为一种耐干旱、耐盐碱,根系十分发达的珍稀乔木,可以汲取地下深处的水分,顽强的在大漠中生长着,守护着这方土地。
胡杨树,又称英雄树,它们是大漠里真真的英雄。我国是沙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有了胡杨林的守护,减缓了沙漠化进程的速度,它是防风固沙的贡献者。
然而,近年来,由于塔里木河的不合理利用,加上过度开采、过垦过牧,加重了土地荒漠化。塔里木河的干涸与改道,导致了大片的胡杨林枯死,形成了触目惊心的“魔鬼林”。在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处,以及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地,都有胡杨林的“身影”。那些茂密旺盛的胡杨林,成为人们的拍照胜地,而那些已经枯死的胡杨,则以一种不朽的姿态,留在大漠之中。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四十年的时间用心浇灌每一株胡杨,他就是住在额济纳的楚伦达日尕的班都老人。额济纳在中国内蒙古的西部,这里有人们熟知的巴丹吉林沙漠,却罕有人知道这里有我国第二大的内陆河黑河流经此地。黑河的多次干涸同样使得这片曾为绿洲的土地变成沙漠。很多当地的老百姓选择迁居,而84岁的班都老人却选择留下来。他说“我肯定会死,但树多活一棵也是好的。”
班都老人带着他61岁的儿子买树苗、种树、挖井、找水,他们以胡杨一般的坚持种下希望,心怀坚定的信仰。2017年,“我有一片胡杨林”公益项目筹集资金,资助班都老人修建了四条土坝,成功引水。而挽救胡杨林的还有新疆林业的科研人员,他们培育的胡杨林也在新增。这让我们看到了绿的希望。
今天,我们能够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要感谢那些默默伫立在沙漠中的胡杨林。它们顽强的生命力、极高的忍耐力和持久的坚强,是对坚守最好的诠释。正因这样的坚守,才使得城镇免遭风沙的肆虐。那一株株枯死的胡杨,便是一个个生态纪念碑。
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需要学习和发扬胡杨林的这种英雄精神。即便生命最终将会逝去,不朽的精神将会永存于世间。让我们向那些死而不朽的胡杨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让我们向那些为保护每一株胡杨而作出贡献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它们以不朽的身躯,在向世人宣告:这世界,它们曾经来过。
小链接孙玲玲,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任辽宁省朝阳市第十五中学教师。喜欢用朴素的文字记录生活,爱好读书、写作、旅行等。最喜欢的一句话:“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编辑 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