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不做“拗相公”(孙玲玲)

摘要:“拗相公”最早在宋朝通俗文字的短篇小说集中出现,而这个看似不太友好的称呼,实际上正是对王安石本人个性的定位。

余生,不做“拗相公”

文图/文化信使 孙玲玲(辽宁朝阳)

  “拗相公”最早在宋朝通俗文字的短篇小说集中出现,而这个看似不太友好的称呼,实际上正是对王安石本人个性的定位。

  如果说最初王安石想要通过变法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实施新政的初级阶段,对政府的财政危机和苛重的赋税,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的确初有成效。可后期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并未使百姓真正受惠,加上他本人个性执拗,只要是对变法有异议之人,皆视为“流俗”之辈。在政治上树敌众多的王安石,尽管文学才华出众,满腔热血,心系国家,可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关于王安石的变法,我们不做过多评价。俗话说得好,听人劝,吃饱饭,小到个人得失,大到国家利益,均如此。有一次我在线上给孩子购了一件玩具,不到一个钟头,快递员就把玩具送到了家里。打开一看,颜色、款式都对不上号,我是一个不喜麻烦的人,就想着孩子也许会喜欢上的,没有要退换货的想法。可儿子一直追问着,妈妈,为什么这个不是蓝色的?为什么不是图上的恐龙呢?我这才意识到,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他很失望。后来,我尝试性地与店家打电话说明了这件事,令我意外的是,对方很平静地说,我去货架上看看还有没有货,然后就快速挂掉了电话。电话这头的我,一阵沉默……

  过了一会儿,我在线上对她说,我没想退货,孩子喜欢那款玩具,还有货的话,我打算再购一件。在此过程中,她只说了一句,发错了是吗?那款没货了。最后我们以一句建议和一句谢谢结束了沟通。

  没货需要提前与顾客沟通一下,然后询问之后才可以发货,而不是擅自决定,随意发货。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出错,即便是常识性的错误,也在所难免。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意孤行,不知悔改。刚愎自用,害人又害己。

  项羽不听谋士之劝,错失鸿门宴上杀掉刘邦的机会,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勇冠三军、所向披靡的关羽,因自负轻敌,败走麦城,被斩于临沮。苻坚急于统一天下,执意南下,淝水之战以失败告终。

  枭雄如此,我们普通人更是常常好大喜功,固执己见,听不进人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拗相公”怎会不知?使我们蒙蔽双眼的人,常常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啊!

  愿余生,不做“拗相公”。

小链接
  孙玲玲,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任辽宁省朝阳市第十五中学教师。喜欢用朴素的文字记录生活,爱好读书、写作、旅行等。最喜欢的一句话:“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