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驻嫩江(一)
文图/文化信使 张俊清(辽宁凌源)
经过7年爱情岁月的奔跑,小女儿终于要结婚了,婆家是黑龙江省嫩江的。小女儿的爱人是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是小女儿的校友,只不过小女儿继续攻读博士,而她爱人毕业后则择业于上海了。
俩孩子也都不小了,完婚也算圆了我们两家父母一桩共同的心愿。俩孩子喜日已定,岂不让我心快哉?于是,便和妻子、妹妹、大女儿、外孙6人,于2021年6月9日由大女婿驾车,从鞍山出发,一路向北,直奔嫩江。
(一)一碗热粥也深记
车行8小时,在太阳正浓的下午3点驶进了哈尔滨市区,当晚宿住在道里区丽枫酒店。农村长大的我,饭食喜粥,似乎顿顿离不开它。于是,6月10日晨,步出酒店去寻粥。酒店位于经纬十路的交叉路口,富丽辉煌的春江饭店、九江饭店、国际都市紧挨其旁。街道并不宽,被高高的楼一夹,与其说是街,倒不如说是巷更贴切。七纵八横的胡同昼夜流动着奔行的人。本不宽敞的路,除了林立的楼宇商铺外,还成了繁华的早市和夜市。
一摊位“大馇粥”的招幌吸引了我,老板是个女的,看样子六十多岁,腰扎围裙,头戴白巾帽,胖胖的。看我来,便热情地招呼我。她说:“再等两分钟,粥就好了。熬透的粥,才好喝呢。”口音,当然是纯纯的东北大馇子味。玉米粥端上来了,热乎喷香。一小碟黄瓜拌的小菜摆在我的眼前。我趁热喝着,味道告诉我,这粥没加大碱等添加物,是纯天然的文火熬成。一块五一碗,一大碗下肚,好舒服,也饱了。我掏出十块钱付款,老板娘为难了,因没开张,她找不开钱,听了我的口音,她爽朗地问:“你不是我们本地人吧?”我实话实说:“我是鞍山的,串亲路过这里。”她干脆地说:“那就算了,反正这钱我也找不开,这碗粥就送给你喝了,算我们的缘,是我们哈尔滨人的情谊。”这岂能行?我要微信扫码支付,可她不让,她说不会使用。我知道她是在搪塞我,墙上明明挂着二维码牌嘛。我俩就像打仗一样“给”与“拒”,她说:“过路人,喝碗粥算啥,要是没有缘,我们请都请不到。现在,我们农家玉米有得是。”最后还是她胜利了。我心里好过意不去,我连她名与姓都不知道,我只有一个满满的记忆铭刻于心,让它随我一路向北。
因为爱美,所以几年前我就开始染发。还是这条街上,离粥摊儿不远,一家比较阔绰的药店门开着,我和妻走进。站堂的依旧是个女人。我们说要买染发药剂,她满口答应着。我妻子特别告诉她:“我先生有染发过敏史,你千万不要卖给我们过敏的药剂,这可使不得。”她在药架上拿出一盒,连珠似的指着这膏说:“我们这款卖的可好了,既黑又亮。保证你绝对不过敏。使过的人,没有说过敏的。一大早,我贱卖给你们,八十块钱,开张的事儿,这款,平常我们都是卖一百块。”我们信了,交易后,就拎包出了店。
回旅店后,妻子就给我染发。到晚上,药性发作,头皮瘙痒得很,并起了密密麻麻的红猩孢点,眼皮干巴,刺挠得很,眼睛鼓涨。经验告诉我,糟了,药物严重过敏。赶紧买扑尔敏吃下,但这药的药效没有立竿见影。所以,我只好忍灼痒焦痛,冒风险奔走。
(未完待续)
小链接张俊清,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1964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凌源市杨杖子镇杨杖子村。1982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至今,现就职于辽宁省凌源市教育局。中共党员,河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中学高级教师,辽宁省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朝阳级多项教学科研项目领导人和主持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2011年12月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了《张俊清诗文集——溪流抱月》,2012年9月被收录到《朝阳作家名典》中;2014年6月凌源电视台“文化凌源”栏目以《文学的守望者》进行了专访专播。2019年3月,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了个人教学专著《三尺讲台千江渡》,2020年12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乡旅与梦》。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