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传统村落·助力乡村振兴
古村风色太迷人
——中国传统村落三道沟村印象
辽宁省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坐落于有着“小西藏”之称的大青山脚下,距朝阳市区30公里,总面积28171亩,全村总人口1086人。这里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而远近闻名,2014年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近几年,三道沟村抢抓机遇,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战略方针指引下,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稳步实现村容村貌建设、乡村民主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的态势,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优美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三道沟村两委班子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2021年,村里修建公共厕所70平方米,硬化路面2.67公里,清理道路两旁垃圾80方,清理柴堆约10吨,设立固定垃圾回收点2处,修建护岸坝470延长米,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为村民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为让更多村民支持环境治理工作,村班子坚持宣传教育先行,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村干部工作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长会议,强调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这项工作带给每位村民的好处,并利用广播、张贴标语、《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等方式广泛宣传。为确保村容整洁,对生活垃圾做到及时清运。为此,村里配备了5位环保员和5辆环保车。同时,村里还为每户村民发放了垃圾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全村居民都积极行动起来,自觉保护环境设施,珍惜环境卫生,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李维英是村里的环保员,主要负责清运村民家门前垃圾桶里的垃圾,并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她表示:“我们每天开着环保车,一边儿跑一边儿播放环境治理内容。慢慢地,村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就上来啦。村里设立了3个垃圾集中回收点,我们清运垃圾非常方便。随着村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村里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
村民刘胜民参与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他感慨地说:“近几年,村里的变化特别大。村里不仅给村民配套安装了自来水、让偏远山沟也通上了电,还整修了村屯道路,建成了文化广场……到了晚上,村里的文化广场非常热闹,大家一起扭大秧歌、跳广场舞,特别舒心、开心。最让外人羡慕的是每年的牡丹节,附近好多秧歌队都来这儿汇演,让人大饱眼福。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好的没法说,感觉不比城里人的生活质量差多少。作为普通村民,我们真心感谢党和国家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调整种植结构 增强经济活力
三道沟村有耕地3180亩,人均1.8亩。为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今年,村党支部、村委会深入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及时足额发放各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款,宣传新《种子法》,确保百姓能科学选购良种,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三道沟村种植的农作物以玉米为主。为了使土地得到合理利用,优化产业结构,村两委班子积极引导村民种植大豆、高粱、芝麻、药材、鲜食玉米等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农作物,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及高标准农田项目,以此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发展畜牧养殖 促进村民增收
养殖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道沟村积极推进养殖业发展,在提高养殖科技创新能力、加强良种良法推广、改善设施条件和装备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为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现该村养殖专业大户达34家,肉羊、肉牛、蛋鸡、肉猪养殖业已经成为该村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温氏养猪场于2018年在该村建成。现存栏育肥猪2000头,年产值448万元,利润30万元。在包扶单位——凌钢集团的倾情帮扶下,投资1160万元,于2019年建成了村养牛场,其规模在朝阳县可谓首屈一指。养牛场占地46亩,建筑面积4560平方米,贮草库、贮料库、晒粪场等基础设施齐全,配有三项电变压器,可存栏牛420头。该养牛场机械化程度较高,粉碎、搅拌、上料、饮水、清粪均实现了机械化,并实行了全封闭管理。目前养殖的育肥小公牛,品种包括西门塔尔、夏洛莱和辽育白牛,牛出栏后直接销往广东、沈阳等地。每年的年末,相关农户都能分到可观的红利。
打造旅游产业 加快乡村振兴
三道沟村在群山环抱之中,街道与河道相依,峰峦叠嶂的山体、葱郁茂密的森林、保存完好的梯田、错落有致的民居……自然与人文景观浑然天成,加之“举人故居”、“ 御赐牡丹”、“ 千年古桑”等独特文旅资源,为三道沟村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道沟村纳入大青山生态保护核心区面积16.5平方公里,有万亩杏林(荆条、丁香),还有松树林4300亩,榛子林620亩,杜鹃林400亩。三道沟村海拔较高,植被茂盛,野生的杏树、杜鹃、丁香集中连片,是赏花春游、避暑郊游的好地方。
三道沟村是市级美丽示范村。村里有绵延170多年依旧盛开的御赐牡丹——“状元红”。每到花开时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村里有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举人故居(朝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村里还有1700多年树龄、雌雄同株的古桑树,以及存活500多年的暴马丁香。另外,秧歌“夜八出”、“ 黄河阵”等民俗文化也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在众多美景中,保存完好的清代举人许植椿和哥哥许植桐住宅令人瞩目,极富年代感的印记展示着历史的韵味与前人的智慧。7间具有晚清建筑风格的硬山式青瓦房古朴雅致。房子是起脊式建筑,房顶镶嵌着鱼鳞青瓦,瓦脊中央有两对螭吻相对。屋檐的瓦当和滴水上都刻有精美图案,所有瓦当上的蝴蝶图案均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院子里有3个拴马桩,桩头分别为龙、猴、狮子雕像,居中的拴马桩上雕着一只蹲坐的猴子,寓意为“马上封侯”。这座兴建于深山沟里的举人宅第,如今已成了三道沟村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目前,这7间房屋由许氏兄弟后人居住。
史料记载,许氏兄弟分别为道光年间的举人和秀才,这7间瓦房建于道光甲辰年间。相传,其弟许植椿曾受到清朝道光皇帝奖赏,御赐其洛阳牡丹一株,名曰“状元红”。许植椿用马拉的铁轮车,行程28天,从京城逶迤运回朝阳老家,栽植在宅院里,精心养护,视为珍宝。在数代许家子孙的精心呵护下,如今这株牡丹依然枝繁叶茂,每年5月中旬开花,花期半个月,盛花期7天,花杆高1米,冠径3米,每年盛开的牡丹为130朵至140朵。牡丹竞相绽放,娇艳美丽,花香飘到数百米外。这株百年牡丹因其顽强的生命力,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花神”“牡丹花王”。
三道沟村两委班子非常重视乡村旅游的开发与运营工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制定并完善了相关规划,初步形成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利用农业的富集景观资源和农村的自然环境,不断提升农业的生产、生态等功能,结合农牧业生产、林果花卉种植、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与特色民俗等资源禀赋,推进农业与旅游、科技、文化等产业有机结合,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游玩,朝着构建互促互动的新型现代农业模式大踏步前进。
国家政策扶持、村干部重视、村民积极响应,为三道沟村旅游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遵照总书记的指示,三道沟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高昂的士气、更加高远的目标,让一个厚重、美丽、富庶的传统村落,成为闪烁在大辽西丘陵深处的一颗耀眼明珠!
[编辑 瑞雪 雅贤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