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胜Ⅰ》043(金一南)

摘要:还是应该听听那些真正的胜利者的说法。

“一南力作”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力作”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心 胜

文/金一南

第三章 战略之思

  领导者的判断出错,胜利的希望即会渺茫,此时部属的鲜血或许能够力挽狂澜,或许不能。尽管世上无人不犯错,但一定要避免关键时刻、关键人物的战略思维出错。

什么在决定成败?

  有人说机遇决定成败。有人说实力决定成败。有人说战略决定成败。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大千世界五光十色,人们无不在根据各自的成长经验,阐述各自领悟的道理。

  还是应该听听那些真正的胜利者的说法。

  1947年底,总结华东作战情况时,陈毅同志讲过两段话。他说:“我们比战术是比不上人家的,如操场动作,内务管理,战斗动作等。我们愈往下比愈差,但愈往上比则愈强。如旅以上战役组织比人家强,纵队更强,野战司令部又更强,到统帅部的战略指导更不知比他高明多少倍。”

  陈毅同志概括出了一个以前我们未曾认识深透的道理。解放战争初期的华东战场,面临敌军的压力最为巨大,取得的胜利却又最为重大。为什么能够如此?就是陈毅同志这段话。虽然我们“愈往下比愈差”,但我们“愈往上比则愈强”,这是我们在国内革命战争中取胜的重要缘由。陈毅同志说:“一年来自卫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略上的胜利。虽然我们打胜仗靠同志们不怕牺牲流血的精神和大炮机枪,但主要是靠统帅部、陕北总部、毛主席的战略指导。”

  这就不仅仅是华东野战军了,而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到胜利的一个法宝。当然有主义的正确,当然有作战的勇敢,当然有群众的拥护,仅仅这些还不够,还必须具有 “愈往上比则愈强”这一领导层特有的战略思维和战略运筹优势。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阐述:“说战略胜利取决于战术胜利的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意见没有看见战争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

  这就是很多美国人至今也搞不明白的问题:为什么当年在越南战场,每一场具体战斗似乎都没有输,但战役战术胜利堆成的却是战略失败,最后不得不万分狼狈地撤出。正因为搞不明白,所以至今还在不断犯错:伊拉克战场和阿富汗战场就在那里顽强地向每一个卷入方证明,战术成功远远不等于战略成功。

  战略思维——尤其是领导层战略思维——的重要性,在这里被空前地凸现出来了。若想得胜,就一定要避免对 “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一个人与一个国家一样,要想不犯错很难。重要的是少出错,尤其要避免关键时刻、关键人物的战略思维出错。俄罗斯描写车臣战争的报告文学《连队消逝在天际》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指挥员的判断错了,胜利的希望就变得渺茫,这时候只能靠浴血奋战的士兵来力挽狂澜。”这是带血的语言。指挥员的思维判断出现问题,浴血奋战的士兵也许能力挽狂澜,也许不能。不管能与不能,付出的代价都将极其重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斯大林的战略思维就出现了问题。他以为凭借一纸《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能有三至四年的时间进行战争准备,未料想一年多时间希特勒就发动了侵略战争。当所有征候已经极其明显,斯大林就是不相信战争迫在眉睫。他不但未做出相应部署,还要求一线部队按兵不动,“不给对方提供挑起战争的口实”,致使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极其重大。战争爆发第五天,苏军西方方面军就被德军合围,两个集团军全部、一个集团军大部共 22个步兵师,加上配属的若干个坦克师和机械化旅共计30万部队在明斯克方向陷入绝境。斯大林从德国广播电台中听到这个消息,只来得及派飞机将方面军主要领导接到莫斯科,然后军法审判,除政治委员福明纳赫以外,方面军司令帕夫洛夫大将、参谋长克利莫夫斯基中将等人全部被执行枪决。但灾难并未就此中止。过了一个月——1941年8月,德军完成斯摩棱斯克合围,苏军损失39万。又过了一个月——1941年9月,德军完成基辅合围,苏军损失60余万。基辅合围被西方史学界称为 “世界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陆上合围作战”。又过了一个月——1941年10月,德军再完成维亚兹马合围,苏军损失50余万。这就是卫国战争之初,因苏军严重损失使苏联面临的严重态势。虽然后面有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斯大林依然在红场阅兵表现出的钢铁般意志、有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实现的伟大转折、有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横扫半个欧洲铺开的辉煌胜利,都无法掩盖战前和战争初期,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领导层因战略思维出现问题,给国家、民族和军队带来的巨大灾难。俄罗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安•阿•科科申在其《战略领导论》一书中说:“伟大卫国战争前夕及其初期,国防指挥体系最薄弱环节是最高军事政治核心(最高战略核心)。”战略思维出现问题,最高战略核心竟然成为国家体系中“最薄弱环节”,其中教训不可谓不重大。苏联陆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在战争结束后说:“在战争的头几个月,斯大林表现出对战略筹划的准备不足。经历一系列严重失败和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他完成了作为一位战争指挥者的成长过程。”

  因此,当我们在窗明几净的学术报告厅概括战略思维的整体性、全面性、穿透性、预见性、深刻性、彻底性、关联性、辨证性,如此等等之时,一定不要忘记战略思维的艰巨性和关键性。因其关键,所以艰巨;因其艰巨,所以关键。

  成功与失败,由此发源。

(未完待续)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一南力作

[编辑 张婧 雅贤]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