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大豆
文图/文化信使 史庆友(辽宁阜新)
我的家乡在东北大平原的西南边缘,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盛产大豆、玉米、高粱。我对大豆情有独钟,大豆给了我许多乐趣。
早些年,老家人均耕地多,种地只靠生产队养的几头牛,几十只羊攒的那点粪,一亩地也摊不上一车,乡亲们都知道“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的道理,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多采取玉米、高粱、大豆轮作。因大豆本身有根瘤菌,能固氮,种大豆的地块,一点农家肥也不上。
大豆是居家过日子的必备。可做多种多样的食品,仅豆腐就有水豆腐、干豆腐,水豆腐还能冻成冻豆腐;还可做大酱,小葱蘸大酱是乡亲们的家常菜。而我家用大豆经常要做出一道特色菜:“小豆腐”。小豆腐做法比较简单:先将大豆用碾子压成小碴子,用开水沏了,与油炸大酱、切成小段的咸芥菜缨子、发好的干蘑菇一齐炖,用姜、葱、蒜、小辣椒做配料,再做一盆小米饭,你吃吧,撑破肚皮都不想放下筷子!
人们生活离不开大豆,豆油是大豆榨出的;豆杆是最好的烧柴;冬天如果家里有豆杆,那就不怕天冷了。冰天雪地的隆冬季节,在家“煮豆燃豆箕”,然后再扒出一盆火,放在用黄土泥制的泥火盆里,放在炕上,一家人尽情地享受着火送给人们的温暖。放学回来,在火盆里烧豆包、土豆、地瓜或者是爆一把玉米、黄豆,就别提有多开心哟!
豆子有很多吃法。可是我认为炒豆是最好的食品了。我是吃炒豆度过了快乐童年的。常常把妈妈炒好的豆子揣满两兜儿,边玩边吃着,有时还送给小朋友,大家就更愿意和我玩。我会领他们玩老鹰捉小鸡、过家家,又有豆子吃,我成了“孩子王”。
在那个蔬菜奇缺的年代,黄豆是人们最常用来下饭的副食。比较常见的吃法是生黄豆芽,黄豆芽的吃法有好多,可以炒,做汤,也可配菠菜、芥菜咸菜等炖着吃。而吃的最多的是盐豆。盐豆做法简单快捷,几乎没技术含量。把豆子炒好,趁热时用盐水、加小葱闷上几分钟,吃着既香又有嚼头。这是湿闷盐豆。湿闷盐豆相对软乎点,老人、孩子吃着不太费劲。也可以将盐水、葱花直接倒到炒好的黄豆锅里,翻几个个,不一会儿就干了,细一看,黄豆外皮上沾有一层薄薄的盐粉,这样的盐豆同炒的黄豆一样清脆。
大豆浑身是宝,割豆子后留在地里的叶子、茬子,是生火烧炕做饭的好燃料。在北方冬季度过严寒靠的就是暖哄哄的火炕。每家都要备下充足的烧柴,以防大雪封山没柴烧。每年秋收后,勤快的人家就去地里搂豆叶、拔豆茬子。孩子大人背着花筐,或拿着绳子,一人占十几根垄,用耙子搂垄沟里的叶子、梗子,用手薅茬子。一阵子过后,手起泡了,但还继续着。薅茬子似乎是农村孩子的必修课。豆茬的燃烧,完成了最后的一次奉献。
田野里烧黄豆的情趣是乡里人的独享。秋收时节,如果远处烟尘四起,那有可能是在烧黄豆、烧玉米。
劳动间歇,找个乐子,就开烧了,割下一铺子豆枝,找点柴草先点着,火着得正旺时把豆枝子放在上面烧,并拿棍子翻,十来分钟时间就能吃了,香味扑鼻,豆粒焦黄,也有的火大了,烧黑了。人们一边挑一边吃,手也黑了,嘴也黑了,大家相视而笑。有的说你像黄皮子,黑嘴巴;你是乌鸦黑嘴黑手,然后开怀大笑。笑声脆脆的,甜甜的,回荡在田野上,蓝天下。
秋天的场院就是庄稼人的指望。最有意思的是打场,把豆枝子在场院里散开铺好,让马拉着碌碡在上面转圈地轧,赶马人在中间用鞭子不时打着马背,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神气极了!赶马人常常会唱着东北小调:丰收了,粮食上场了。中秋月满,仙女嫦娥该下凡了!美丽的姑娘哟……你为什么还不过来哟嗨!
在我看来,打场最美丽的景观是扬场。扬场是个技术活,可不是谁都会干的。会扬场的只是村里的几位老人。在多数人起场、摊场的时候,他们几位往往是呆着,等待着扬场。扬场使用的工具叫木锨,和铁锹差不多,只是没有两侧的围子,是一个木制的平板。用碌碡压过的大豆将秸秆及大的根茎用叉子清出后,聚在一起,就进入了扬场的环节了。
扬场是借助风力,侧迎风将聚在一起的豆子连同杂物用木锨扬向空中,豆子就留在了迎风的一侧,杂质被风刮走或刮到豆子堆的边缘,只要用扫帚轻轻一扫就好了!朝天扬开的豆子,就像绽放的礼花,老人们边扬边说笑着。扬场是技术活,会扬的行家,扬过之后大豆在地上是一长溜——蛇一样。在老人们扬场的时候,年轻人也不会停止嬉闹,好静的我会坐在干净的豆子边,用双手边捧着豆子,一次次向上扬,那就是我心中的一朵朵花儿在开放。我一边扬一边高喊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金子也得金子哟。”
生产队打场往往是以几位老把式为核心,不少的时候,他们说累了,下班吧,队长都不会说什么,也常常尊重他们的意思。将扬好的大豆聚在一起,队长会在四周用一个木制的,上刻“太平天下”的大印,例行公事在四周盖几下,嘱咐看场院的几句:今晚大豆不下场,看场得注意点。
由于大豆产量比较低,乡亲们的种植积极性有所下降,再也看不见谁家套着大马车拉着一车的大豆去加工豆油的场景。近几年,国家鼓励农民种植大豆,农民种大豆的积极性又高起来了,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等待春暖花开日,我们一起种大豆去!
小链接史庆友,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政府退休公务员,朝阳农学院毕业,省、市、县三级作家协会会员;市、县诗词学会会员,高级畜牧师。多年坚持写作,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内涵。有作品发表于《辽宁日报》等媒体。出版了散文集《心语》《心曲》,分别获蒙古贞文学奖、阜新文学奖。摄影作品《村头》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摄影展中荣获一等奖。在网络上发表作品200万字,多次参加网络征文并获奖。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