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金文”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金文”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世界大格局 中国有态度
文/金一南
杂篇
澳大利亚武装力量有限,但频频对外用兵。
越南大力购买装备,沦为技术转让国附庸。
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不愿意参加国际维和行动,愿意单独行动。
能源战实际上是引发人类冲突的一个重要根源,这个问题可能变得越来越剧烈。
全球网络战能力最强的是美国,但是呼唤狼来了的声音最大的也是美国,说遭到网络攻击最多的也是美国。
9.关于战略思维的思索(四)
什么是民族的致命伤
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最先进入头脑的,通常是已有经验、既定方案、成功或失败的例证。仅仅依据这些因素开展思维,得出结论可能省时省力,却往往不是最佳的。应该承认,经验提供的思维材料不论如何宝贵,对未来的指导作用都是有限的。问题不会简单重复,历史也不会简单重演,这就是为什么刻板地依照历史经验制订的战略计划,往往难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问题在这里提出来了:如何才能够确保持续地进取——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功抑或遭受多大的失败,思维主体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对经验和传统的超越——唯此,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指导实践的思维成果。
1806年,普鲁士军队在耶拿—奥尔施塔特大战中兵败如山倒。拿破仑的俘虏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下级军官,他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军事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总结普鲁士军队的失败,克劳塞维茨说:“它不只是一个风格过时的例子,更是墨守成规导致的极端缺乏想象力的例子。”克劳塞维茨把普军的失败归于三点:一是中高层军官很少认识到战争特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二是军官们更关心自己的军衔和社会地位,而非训练与作战;三是士兵缺少爱国心和军人精神。
34年后的1840年,中国军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兵败如山倒。以中国近代外交史作为其“第一片拓荒之地”的历史学家蒋廷黻说:“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20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为什么中国的改革没有更早进行?蒋廷黻认为耽误20年的原因有三点:第一,中国人守旧思想太重,承认有改革的必要极不容易;第二,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士大夫地位摇动,他们反对;第三,中国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精神。
战略思维中进取性的意义,通过克劳塞维茨和蒋廷黻两位前人的思辨性
论述显现出来了。“墨守成规导致的极端缺乏想象力”的普鲁士王朝,和“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的大清王朝,不管自身怎样尽心竭力地挽救衰亡,都无法对剧烈变化的新的历史环境做出战略性回应,最终不得不以十分不光彩的状态退出历史舞台。
任何一个摊子,不论曾经多么辉煌,单单靠守是守不住的。所以不仅需要保存,更需要创新。不能只是求稳,更需要求变。这才是战略思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核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说战略思维是综合性思维、全局性思维、长远性思维,却不能说它是平衡性思维、调和性思维、妥协性思维。战略思维中一旦失去了进取性,随之就失去了这一思维中最有生命力、最有创新力的部分。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讲过一段话。他说:“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8 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我们等待了33年,再加上15年,就是48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之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15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你,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这段话是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时讲的。这段话,展现出邓小平同志在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思维中,进取性所占的分量,其历史进取心又是何等坚定!
如果说在一般情况下,国家意志通常表现为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领导者的意志,那么领导者真正的进取不光是思想观念上的进取,更包含能够拿出相应的实力、能够承担相应的代价。
1982年阿根廷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表面看确是进取性之举,但实际上其领导层并没有做好应付艰巨情况的准备。一是看到英国正在削减国防预算,估计不会为马岛而战,只要造成既成事实,便可轻取。二是认为即使英国想战,因经济衰退国力减弱,不仅兵力不足,还与马岛相距1.4万多公里,后勤保障也成问题,阿根廷尽占天时地利的便利,即使开战,对劳师远征的英军,也能获胜。
就是在这种思想主导下,阿根廷从政客到军人都没有做好艰苦作战的精神和心理准备,甚至连斯坦利港的机场也未整修,致使战争爆发后阿根廷的战斗机无法以马岛为基地攻击英军。其收复国家主权和捍卫民族尊严的“进取心”,既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力量支撑,也缺乏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支撑,最终使这一失败成为阿根廷延续至今的创伤。
在英阿两国领导人进取心的激烈博弈中,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成了胜出者。
正是这位铁娘子,马岛获胜之后3个月来到北京,意图乘势解决香港问题。未料等待她的,是邓小平那段十分强硬的语言。他说:“有关主权问题是不容谈判的!”邓小平后来还讲了一段话:“香港问题,就是一句话:一点都软不得!”
这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1992年10月,距离香港回归已经不到5年时间了,小平同志提出要看看香港接收的对策方案。当时尽管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但是总体思路是和平接管。小平同志看完方案之后认为没有做更复杂的考虑,所以不行。小平同志说:“我以前对撒切尔夫人就讲过,如果谈不成,我们就要考虑另外的时间和另外的手段和方式来解决问题,当然就不是和平过渡了。”
当时就是根据小平同志的这句话,重新调整了接收香港问题的方案。当然我们最好是和平过渡,但是如果和平过渡不能完成,我们也一定要完成香港的回归。所以,当时就做了很多复杂情况的考虑、复杂方案的准备。按照小平同志的话,不管最后怎么样,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国人的时间表解决香港问题!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英双方在香港问题上战略思维的博弈。英国执政当局当然要用尽一切办法,通过香港实现其在整个东亚地区的存在。中国政府毫无疑问,一定要完成香港回归这一历史夙愿。1997年的香港回归,整个过程进行得如此顺利,与中国方面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对各种情况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关系极大。在这一轮中英领导人各自的战略进取意识的碰撞中,毫无疑问中方是胜出者。
进取性是战略思维主体的永恒追求,不是理念的进取,不是意愿的进取,而是有所准备。准备好物质力量,准备好精神力量,同时准备好承担进取可能带来的代价。
两手准备,两手抓,两手硬,才能通过进取最终把握事件发展的进程,使战略思维成功地得到实施。
(未完待续)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编辑 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