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上)
——谈“大语文教育”
文/张亚军(辽宁朝阳)
“大语文教育”是河北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它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学生的一切课外活动为“左翼”,以学生充分利用所有语文学习资源和所有语文学习环境为“右翼”,全方位多渠道、整体的“一体两翼”的语文教育。40多年来,“大语文教育”的推行,虽然受到广大师生和学校的追捧,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众说纷纭。我认为,一是不明大语文教育的概念,二是不知大语文教育的意义,三是不会大语文教育的方法。下面就这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大语文教育的概念
(一)大语文教育是对学生的各个领域进行拓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有别于学校课堂语文学习的教育理念。它是以国家语文课程为主要内容,以课堂学习为主要载体,以学生自学和教师引导为主要方式,通过对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整合、语文教学时间的重新分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等途径,打破语文教学只教课本的内容限制,缩减课本内容所占教学时间,注重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大幅度扩充课外阅读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实际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实现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语文教育”是将学生学习的对象和范围,从最基本的语文工具课,拓展到文学、艺术、科学、历史、政治、地理、民俗等广阔的时空,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化领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品格情操,帮助学生提高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尤其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它打破以往封闭的、被动的、沉闷的、低效的、软弱的学习格局,打造开放的、主动的、快乐的、高效的、有力的学习格局。它着眼整体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诸育和谐统一,知识、能力、智力、道德、品质、人格是个统一体,不可分割。建立敬爱型师生关系,提高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目标,力求事半功倍。
(三)“大语文教育”重在“大”。一是阅读量大。大语文就是要打破语文的课堂世界,给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空间,读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二是范围大。大语文打破学科界限,学习内容从语言拓展到文学、科学、艺术、历史、哲学、文化等。教学不是为了教某篇文章而教,而是从历史背景、作者创作意图延伸出更多的内容。比如学《论语》会学到儒家的哲学观,学《史记》会涉及历史观。三是目标远大。大语文能使学生受益终身;大语文能够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善于沟通和交流,懂得审美情趣,懂得幸福生活,能有效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提高学生未来在职场的竞争力。
(四)“大语文教育”最核心的教育理念是文化育人,立德树人,厚德载物。其根本目的是立足于通过读书读好书立品树人,通过兴趣培养传递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学会对事物是非观念做出自己的正确判断,以促进其生命的成长与成熟,并由此学会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去体会生活,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确立起与生存发展相适应的人生准则。
二、大语文教育的意义
(一)“大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教育自身的多样性(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技术性、审美性、综合性),语文教学任务的多职能(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思维发展、能力训练、文化传承)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多项目(听、说、读、写、思、看),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确立“大语文教育”观,要依靠立体的综合性教育。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立足社会、服务社会。
(二)“大语文教育”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语文课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育人功能。综合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大语文教育”将教学重点由课本教学移至素养培养,从课本教学中节省出来的大量语文教学时间,不仅用于课外阅读,还将开展各式各样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
(三)“大语文教育”是国家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通过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来缩短课本教学时间,将语文学习由课本延伸至课外,学语文知生活,学语文得能力,学语文提素养。我们推进实施“大语文教育”是完全符合语文课改的发展趋势的。
(四)“大语文教育”是基于课改后学生的学习需要。如今,课改的浪潮席卷教育界的每个角落,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被打破,而在新型教学模式实践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需求量也日益扩大,加上如今课外学习资源相当丰富:家长的重视,图书馆的普及,电脑网络成为学习帮手,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资源开发多。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日益提高,语文课本的学习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需要注入更多的知识。
(未完待续)
小链接
张亚军,辽宁省朝阳市第二高中语文高级教师,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辽宁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朝阳市优秀班主任、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曾任多年教研组长、教导教务主任和教研员,在国家和省级报刊发表多篇文章。
[编辑 瑞雪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