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批春节风俗文化(下)(胡春雨)

摘要:题解:《明史》云:“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可见风俗不俗,特将癸卯春节分别写成的三篇文化评论橐集兹编。礼、乐、和,关乎中华文明特质,集中展现在春节文化中。

旁批春节风俗文化(下)

文/文化信使 胡春雨(山东济南)

  题解:《明史》云:“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可见风俗不俗,特将癸卯春节分别写成的三篇文化评论橐集兹编。礼、乐、和,关乎中华文明特质,集中展现在春节文化中。

乐与人同:看春晚

  春晚,已经伴随我们整整度过了四十个春节,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完成岁月的交替,让全体华人走进中国文艺的殿堂,历经时代演进,早已成为现代年俗不可或缺的部分。曾几何时,我们在文化的沙漠中出走,文化生活长期处于贫困之中,春晚的舞台上,一幕哑剧《吃鸡》,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一部小品《吃面》,爆笑着全国的餐桌。如今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在精神生活上,一度陷入娱乐至死,麻痹“三俗”之中。此时,愈发需要优秀文艺的滋养,让文艺创作与文艺鉴赏携手前行。

  春晚不变的色调,乃一个“乐”字,这个字在我们的文化中很大。“孔颜何乐”,雪藏着中国人最崇高的文化理想;“适彼乐土”,集中着中国人最美好的生活向往。中华文明的主要特色,便在于充满人文气息的礼乐文明,其中的“乐”,本意上固然是“音乐”的“乐”,早在《尚书》中的大舜时代,便有“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文艺盛况,但并不局限于这些特定的、古典的艺术形式,因为它根植于人类性情,本质便在于“欢乐”的“乐”。《荀子》讲的通透:“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自古中国文明的构建,重视文化艺术的熏陶,“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可见春晚的文化价值,实践着《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让各种艺术形式推陈出新、荟萃一堂,乃现代中国礼乐文明的国家级载体,只要路子正确,“今之乐犹古之乐也”。一台春晚,应当在欢乐祥和中展示东方大国的文化理想、艺术情操与审美气度,亲民而不媚俗,热烈而不贫乏,不仅是才艺比拼,让百姓看个热闹。像往年一样,享用年夜饭的我们,未必能用心品味这道大餐,但最直观的,仍然是看到了文艺创作中的人类共同价值:真、善、美。

  首先是真,一桌文艺盛宴当然要货真价实。从歌舞到戏曲,从武术到杂技,从服装到舞美,代表着当代中国文艺的最高水准,印象中连《我要上春晚》的栏目都火得一塌糊涂。每个细节、每句台词都来自精心打磨,倘若用心欣赏,令人应接不暇,倘若只看热闹,自然索然无味。毕竟,我们早就过了那个满眼新奇的阶段。真的背后则是诚,中国哲学最看重这个“诚”字。《中庸》讲“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无论何种形式的创作,成就卓越来自最真诚的付出,来自对理想最真诚的坚守。也许,绝大多数人注定无法登上春晚那样的最高殿堂,但只要前行就没有止境,总能达到人生可以到达的地方。

  其次是善,感染人心的当然是埋藏在人类心底的善念,《孟子》讲“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美德与美食竟然是一个道理。据韩愈解释,中国人所谓“善”,不仅“煦煦为仁”,还是“博爱为仁”;不是“孑孑为义”,而是“天下之公”,可以支撑起中国文艺精神。春晚的舞台上,一曲《是妈妈是女儿》,以最朴实的语言、最平实的曲调,打湿了无数人的眼睛,以最寻常、最真切的生活情境,将观众代入其中;一个《坑》,从反面鞭笞了不担当不作为,为躺平式干部画像,激浊扬清;东西南北,《我的家乡》唱出了民族团结、天下一家;走出国门,《一带繁花一路歌》唱出了协和万邦、美美与共。然而背后只是一个简单的字:爱。从伦理亲情到家国情怀,拨动心弦时,如琴瑟般清婉,如钟鼓般恢廓。

  最后,当然是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不懂得究竟什么是美,但我相信,当世界与人的性灵相契合便有了美。她可以是江上之清风、松间之明月,可以是夏花之绚烂、秋叶之沉静,可以是杏花春雨的婉约,可以是铁马秋风的壮烈。当然,最美的还是女儿——让生命如花,和她们的男人一道,化身生生不息的家园。在《锦绣》中,我们似乎登上汉宫秋月,雍容华贵之美,披拂泱泱汉风;在《碇步桥》上,我们看到了风姿绰约,如在水乡,如在梦境,东方之美,竟是如此的婉如清扬;在《我们的田野》里,中国化芭蕾以优美的舞蹈动作,演绎了青春与希望的故事,让亭亭玉立的舞者,化作青葱的禾苗,直到沉甸甸的收获,成就生命的价值。田野让人想到的是绿色,然而米黄色的妆容告诉我们,青春从来都在希望中成长。

  始于真,成于善,终于美。这个世界从不缺少美,因为美,乃人类天然的信仰。

和和美美:吃水饺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对于我等酒徒而言,最能品得其中三味。远的不说,单就我们山东人的餐桌上,水饺是常客也是贵客:譬如亲友来了,可以表示亲切;到了姑娘出嫁,也可表示牵挂。更不要说天道运行的大日子:冬至一元复始,除夕除旧布新,就是到了破五,别的可以先放一边,首先要召开家庭会议,研究部署包水饺问题,然后全民动员,历来是主要议程。热气腾腾端上来,可以当饭,可以当菜,可以当肴,齐了。

  看样子水饺来头不小。据说,水饺最初名叫“娇耳”,师出汉代医圣张仲景门下。大概长得像个耳朵,寓意大冬天热呵呵吃了,可以暖身驱寒,免得冻掉耳朵。翻翻中华美食的族谱,“药食同源”的路数总是不错的。加上“好吃不如饺子”,擅长群众路线,难怪民众津津乐道。有的说得比较高深:从馄饨创新转化而来,宋以前叫“角子”,元朝时叫“扁食”,到了明清才叫“饺子”。意思是处于新旧岁月之交,亲自见证时光交替。于是“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做足了天人合一的大文章,也便深得民心。依我看,水饺圆滚滚的肚子里,藏着老祖宗的大智慧,让子孙万代大吃大有。

  传奇从相交开始。一堆白面,揉成长条、切成小块,然后擀出圆圆的面皮,两边相交捏合在一块儿,才有后面的精彩演绎。不要小瞧了这张面皮,在中国人的艺术世界里,讲究“甘受和,白受彩”,看似平平淡淡、无色无味,才能让五味生香、五彩生色。水饺以其成功经验证明,只有圆融的智慧、平淡的素地,才能容得下一方天地,藏得下人生百味。号称“群经之首”的《周易》讲,“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以心相交到了同心同德的境界,才能百事百顺、万事如意。相反弄到“上下不交,天下无邦”的田地,一旦离心离德、离群索居,也便分崩离析、日暮途穷。在中国人的世界观里,远而协和万邦,近而走亲访友,一切因缘从一个“交”字开始。无论大家小家,都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当然,还得看自己肚子里有没有真东西。

  凡事“和”了才“中”,这是问题的实质。中国人最讲究“和”,《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的是人事;《国语》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上升到天道了,天人之间只是一个道理。中西方文化根柢的不同,最直观的便体现在餐桌上:我们是一双筷子合二为一,走的是动静结合、阴阳调和的路子;西方人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走的是泾渭分明、分工制约的路子。我们的水饺包子,无论肉菜还是鱼虾,可以海陆具备、包罗万象,落到肚里都是浑然同体、密不可分,在众调料的帮衬下,与食客们搞得很是热络。西方人的汉堡包,我虽然没怎么吃过,印象中就是面包夹着菜,菜里夹着肉,再撒上些调料,还有薯条、炸鸡之类各自登场。当然,不是说西餐不好,至于是否吃得惯,就看与生俱来的食性了。有比较才有鉴别,看来“好吃不如饺子”,说到底吃了一个五味调和,“家和万事兴”也不过一个“和”字。

  有了这番功夫,才有了一盘盘圆滚滚的大元宝。起码我没看出水饺长得像耳朵,在我眼里就是令人垂涎的大元宝,只不过一个热腾腾、一个金灿灿,都是黄白之物。破五这天要“送穷”,把藏在心底作祟的穷气打扫干净,听韩愈说有智穷、学穷、文穷、命穷,最后还是交穷。总之就是破除身上的穷气,新的一年从头开始,奔向美好生活。在这节骨眼上,见证岁月交替的水饺自然不能缺位,于是从馄饨混混沌沌的样子,摇身一变成了大元宝。“洪范五福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先儒从不故作清高,孟子讲“何必曰利”,主要是大千世界诱惑太多,怕我们掉到钱眼里钻出不来。《周易》讲“日新之谓盛德,富有之谓大业”,可见求富与积德从不矛盾,从小家到大国,齐心协力打好物质基础,才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六韬》讲“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可见实现民富国强,最可贵的还是从物质文明抓起,大元宝正是富足的象征。

  一碗水饺,古往今来,深入人心。品味其中三味,乃祖先留下的大智慧,教育我们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完)

旁批春节风俗文化 (上)(胡春雨)

小链接
  胡春雨,男,山东省济南市人,汉族,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济南鹊华律师事务所主任。从事律师工作15年来,办理各类案件逾600起,承办的多起案件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工作之余,发表各类文学、评论及专业作品400余篇,大量文章被人民网、搜狐、今日头条等转载。在外出办案的旅途中,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探访名胜古迹,写下了大量游记,不少作品被泰山景区、平遥县委等相关单位采用。在工作和创作的过程中,多次接受财新传媒、澎湃新闻、中央广播电台等媒体采访。

[编辑 瑞雪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