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力作”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力作”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心胜
文/金一南
第四章 不是为了赢得赞誉 而是为了赢得战争
变革就是扬弃,就是创新,就是“消灭自己”。军事变革同样如此。谁又愿意消灭自己呢?但不变革不创新,就会被他人消灭。
军事变革从来不是为了赢得赞誉,而是为了赢得战争。这一变革从来不可能是一曲诗情画意的田园牧歌,必然是一场新旧之间的艰难较量与铿锵碰撞。
为什么不要田园牧歌而非要铿锵碰撞?
因为非变革不能胜利。
警惕新一轮“落后要挨打”
我们昨天就是这样成功走过来了。但今天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世纪中叶以来,空间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最近几十年的科技成果已经超过了过去两千多年的积累,人类社会正在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必然要反映到军事和战争中,甚至首先反映到军事和战争中。世界上很多东西可以复制,胜利却不可以。不明白新的方式,不懂得新的工具,不理解新的技术,不熟悉新的空间,前面等待的就是新一轮“落后挨打”。
今天,中国军事变革就外因来看,主要牵引力来自世界军事的日新月异——武器装备、作战方法、战争样式、军事思想、组织指挥等,都在出现革命性变化。就内因审视,则是国家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国家安全结构变化带来的重大需求。过去深挖洞、广积粮、待别人打进来分区独立作战、陷对手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今天的中国必须在海洋、太空、电磁频谱空间和网络空间以及广阔的地缘政治空间维护日益扩大的中国国家利益。
与形势和任务相比,制约我们的还有一些客观情况。
一是信息感知能力弱,与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不适应。
二是战略投送能力差。随着战争形态演变,投送能力、信息力、火力成为军队有效作战能力的三大基本要素。战略投送能力的欠缺,不论应对传统安全威胁还是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长期成为制约我军完成任务的能力瓶颈。
三是战略威慑能力不足。威慑是制止对手于冒险之前的能力。其第一要素是实力,第二是决心,第三是让对手知道。三者缺一不可。事实证明,坐在家里坐不出威慑,开会开不出威慑,用贬损我军能力去消除“中国威胁论”也建立不了威慑。只有行动和展示行动的决心,才能产生威慑。就如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毛泽东讲过的那句话:“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这种精神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如果别人以为我们只能和平发展,只想和谐共处,只会委曲求全,就无法形成威慑。
四是作战组织指挥能力不强。核心还是小平同志当年指出的“两个不够”:干部指挥现代战争的能力不够,部队打现代战争的能力不够。其中关键是第一个。俄罗斯1994-1996年《车臣战争报告》中说:“如果指挥员的判断错了,胜利的希望就变得渺茫,这时候只能靠浴血奋战的士兵来力挽狂澜。”这句话深刻指出了指挥员素质的重要。指挥员素质不高,士兵素质再好,打胜仗也难。
陈毅同志1947年底总结华东作战情况时,说过一段十分深刻的话:
“我们比战术是比不上人家的,如操场动作、内务管理、战斗动作等。我们愈往下比愈差,但愈往上比则愈强。如旅以上战役组织比人家强,纵队更强,野战司令部又更强,到统帅部的战略指导更不知比他高明多少倍。”
“一年来自卫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略上的胜利。虽然我们打胜仗靠同志们不怕牺牲流血的精神和大炮机枪,但主要是靠统帅部、陕北总部、毛主席的战略指导。”
陈老总这番话很值得回味。将强兵强,将弱兵弱,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现代战争更在告诉我们:一支军队的素质由军官队伍素质决定。军官队伍素质由高级军官的素质决定。军队的高级军官,决定全军命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有效的军事变革,最终是产生让优秀军事人才脱颖而出担当大任、集中精力于训练作战的军事运行机制:同时淘汰那些只想升官发财,特别贪生怕死的利益之徒。这方面的变革其实是完成历史欠账。
我们长期忽略了革命化与现代化之间横亘的那个不能跨越的阶段:正规化。必须通过正规化建设,堵塞军队建设转型中出现的漏洞。
(未完待续)
一南力作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编辑 瑞雪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