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力作”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力作”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心胜
文/金一南
第五章 除了胜利一无所求 为了胜利一无所惜
军人绝不是为了让自己肩膀上将星闪烁去光宗耀祖,军人要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对国家和人民做出交代,这个交代就是通过夺取胜利报效人民、报效祖国。军人生来为战胜。
《军人生来为战胜》这篇文章发表以后,有人说题目的语言逻辑好像有问题。但我说,语言是干什么的?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最强烈的印象就是这7个字——军人生来为战胜。
我从来没有为一篇短文花费如此大的精力。
这篇文章也就一千多字,我就为了这一千多字的文章反复修改,每次修改肯定忘了时间,肯定睡不着觉,而且肯定容易发火。当时的感觉就是十倍百倍地讨厌任何干扰,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可以说不言自明,也可以说一言难尽。
写作这篇一千多字的短文,我感受到的是中国军人的使命。
中国军人的命运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过去的,也是今天的和未来的。
触动我写这篇文章的是当时在图书馆看到的一张表格:1936年底世界各大国的陆军力量比较。
我看了表格后万分吃惊,一个军队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从人数来看:1936年底,中国陆军220万人,世界第一;日本陆军25万人,世界第八。半年之后,日本即使想扩军到我们这个规模也来不及。但就是半年后的“七七事变”,让“世界第一”几乎亡于“世界第八”。
再往前看,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用了多少兵力?英军18000人,法军7200人,全部兵力加起来区区25200人。以25200人的兵力长驱直入一个泱泱大国杀人放火,迫使其皇帝咸丰天不亮仓皇出逃到承德,这恐怕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一项纪录。
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更是达到一个高峰。英、法、德、美、日、奥地利和意大利军队,全部的力量加起来仅有18811人。就这么18811人,10天之内攻陷了北京。虽然当时北京到天津一带清军不下十五六万,义和团的团民有五六十万,但仍然无法阻止北京陷落,最终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以如此少的军队索取到如此大的赔款额,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一项“奇迹”。
我们经常声讨帝国主义,说它凶残成性、侵略成性、掠夺成性、嗜血成性,把它形容为凶神恶煞的恶魔。但我们从来很少检讨为什么自己这样软弱,为什么无法有效捍卫自身的利益。我们诅咒旧中国统治者腐败、卑躬屈膝、丧权辱国。为那部屈辱历史,我们长叹不已、挥泪不已、心潮澎湃不已,这些都远远不够。
我们今天一定要知道,战争本身就不是讲道理的。从过去的世界到今天的世界,都不是理想的世界。理想的世界是个讲理的世界,中国人经常讲“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可是看看,我们中国人讲道理,结果走到哪里去了?哪里都没走到。美国人走遍世界凭什么?11支航母编队、遍布全球的200多个军事基地,它不是“有理”走遍天下,而是“有力”走遍天下。这是今天国际政治的现实。
战争从来是不讲理的,从来不是谁有理谁就得胜。战争最讲究实力。当年义和团五六十万人为什么无法抵御18811人的八国联军?以“引魂旌”“雷火扇”“阴阳瓶”“如意钩”这些所谓的“八宝什物”和八国联军的毛瑟枪对阵,肯定是以卵击石。战争史上,如果谁人多兵多,谁就得胜,恐怕中国早已无敌于天下。
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无法一战,有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胜利便唾手可得吗?那么甲午战争为何败了呢?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中的定远、镇远两条主力舰,排水量7300多吨,当时被列为“亚洲最具威力的海战利器”。而当时大清陆军装备的毛瑟枪、克虏伯炮,也绝不劣于日本陆军装备的山田枪和日制野炮,为什么甲午战争反而败得更惨?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联合舰队一条舰都没沉。这些年反而败得更惨?我们怎么失败的?对手怎么得手的?
抗日战争爆发时,国民政府掌握的中国陆军主力步兵师装备步枪6000多支、轻机枪200多挺、重机枪75挺、迫击炮24门、步兵炮24门、野炮24门,堪称当日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不照样一溃千里?
胜利如果仅仅是人力与物力的算术和,旧中国的军队何至败得如此之惨。就像今天我们搞的兵棋推演,如果只是用人力、物力包括火力加以推演,那怎么也不至于推出这种惨败的结局。
我曾前往刘公岛参观,这里是甲午战争北洋水师最后的覆灭之地。丁汝昌、刘步蛹、林泰曾等清军将领纷纷自杀,他们表现出了军人最后的气节。但军人最高的标准是什么?是一死了之吗?在甲午战争纪念馆看到丁汝昌、刘步蟾等人,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前,纷纷自杀的时候,我在想,这些军人可以说是壮烈殉国,但军人仅仅为了死吗?老百姓花这么多钱做了装备买了铁甲舰,为了什么?最后一死就能了断吗?
军人的最高标准是胜利,不是死亡,不是自杀以谢天下。自战争诞生出“军人”这种职业,它就不是为了承受失败的。军人生来为战胜。但1840年以来的教训告诉我们,战胜法则如钢铁一般冰冷。战场的荣辱不是军人的选择,而是战争的选择。一支平素慕于虚荣而荒于训练、精于应付而疏于战备的军队,一支没有危机感、没有紧迫感的军队,一支没有军人枕戈待旦的军队,兵力再多、装备再好,也无有不败。
因此,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大清王朝军队的失败是一种必然。
一定不要忘记,在抗日战争即将爆发的年代,中国人怎么一忍再忍,忍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才和鬼子拼了。在这之前,中国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外国甚至可以直接驻军中国国土。我们全都忍了。为了什么?为的就是苟且偷安。而旬且偷安的结果,就是“七七事变”,国家之间的战争竟然在卢沟桥爆发。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抗美援明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够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毛泽东,给民族精神带来了巨大的提振。最近看到一位老先生写的文章,说当年我们出兵朝鲜,错了;第三次战役没有及时停下来接受联合国的停火议案,错了;抗美援朝最后的停火协议因为我们坚持战俘全部遣返,拖了一年多时间才达成,又错了。在这位老先生看来,抗美援朝战争我们是一错再错。打着“思想解放”的旗号,我们一些人的历史观已蜕变至此。
当年朝鲜战争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OmarNelsonBradley)曾经讲过一句名言:“如果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就会使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这是美国人对中国出兵朝鲜的基本评价,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用胜利让民族的脊梁骨挺立起来的最光辉的历史一刻。
今天我们有的人颤颤巍巍站出来,想颠覆这样的历史时刻。他们在总结志愿军出兵朝鲜的时候,恨不得把布莱德雷的话搬过来,说我们抗美援朝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中华民族怎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没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行不行?没有人民军队的一往无前行不行?
京都大学一位日本教授讲过这样一番话,他说:“1949年,你们的主席毛泽东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周围的日本人没有一个相信。看看你们那部糟糕透顶的历史:几千个、一两万个外国入侵者长驱直入你们的首都,你们就割地赔款。现在毛泽东一句话就站起来了?谁相信啊?但是1950年,你们出兵朝鲜把我吓了一跳(日本人最怕的就是美国人),你们竟然敢对美国出兵!你们不但出兵,而且竟然把美国从北面压到南面去了,我这才觉得,中国人真的跟过去不一样了,看来毛泽东讲的话有一些道理。”
民族自强自立,不是凭宣言,而是凭行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种坚决捍卫民族利益的行动,最终使全世界承认: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国家养军队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装潢门面,而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捍卫民族利益、捍卫民族尊严。
军人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报效是什么?岳飞讲精忠报国,我觉得还不够明确。一死了之也可算报国,夺取胜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忠报国。军人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效命,就是夺取胜利,这是军人最根本的职责。为了胜利一无所求,除了胜利一无所惜,这是军人最根本的职业精神。
总结我们这部历史,不是要到历史中去采摘耀眼的花朵,而是要到历史中去获取奔腾的地火。看看我们过去是怎么一败再败、一丢再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是怎么一个接着一个签订的?然后再看看新中国是怎么站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体会“军人生来为战胜”。
今天的军人,面对未来的复杂形势,其职责使命、职业精神、忧患意识全部聚焦于这一点:军队是为国家、为民族夺取胜利的。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北京军区时,要求军队以全部精力聚焦打赢,能打仗、打胜仗,是军人最根本的职责。
这是与每个中国军人生命相伴的真正使命。
(未完待续)
一南力作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编辑 瑞雪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