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力作”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力作”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心胜
文/金一南
第七章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没有品尝过胜利美酒的民族,精神永远苦涩萎靡。一定要记住那些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们通过胜利,给中华民族肌体注入了全新的激情、尊严与血性。
真正的英雄具有深刻的悲壮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
我在书中描绘了国共双方的众多将领,印象深刻的太多了。写他们的时候,我不由得产生一种“神游”的感觉,似乎飘随在他们上面,看着他们在历史舞台上表演威武雄壮的“话剧”。
举两个今天已经鲜为人知的红军战将为例:一个是红十军团21师师长胡天桃,另一位是红一军团2师4团团长王开湘。
1935年初,由红十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支队,在浙江怀玉山失败,胡天桃负伤被俘,蒋军悍将王耀武负责审讯。
第一次见面,王耀武就惊呆了。他回忆说:“这位师长的上身穿着三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瓷碗。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时值严冬,天寒地冻,若不是被他人指认出来,王耀武绝对不相信面前这个人就是与之多次交手的红军师长胡天桃。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王耀武作为首批特赦战犯被释放。在文史资料中,一笔一笔记录下当年他与胡天桃那场令他震惊的谈话:
王:蒋委员长对你们实行宽大及感化教育,只要你们觉悟,一样得到重用。
胡:我认为只有革命,坚决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军阀,中国才有办法。
王:我们也希望国家好,也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你说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有什么根据?
胡:国民党掌握着军队,不抗日,却来打内战,还请帝国主义的军官当顾问,这不是勾结帝国主义是什么?
王:共产主义不适合国情,你们硬要在中国实行,这样必然会失败的。
胡: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我愿为共产主义牺牲。
王:你知道方志敏现在什么地点?
胡:不知道。
王:方志敏对未突入封锁线的部队有什么指示?
胡:不知道。
王:你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告诉我们,可以保护你的眷属。
胡:我没有家,没有人,不要保护。
胡天桃后来被押解到王耀武的上司俞济时那里,也无多余的话。
俞济时:你是红军的高级人员,不会不知道红十军团的情况吧?
胡答:我不知道,你把我枪毙了吧。
胡天桃被枪杀了。
那场谈话中表现出来的共产党人的意志与决心,却让王耀武想了几十年。王耀武当年一身将校戎装,在寒冬中与衣衫褴褛的红军师长胡天桃,谈论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死。思想交锋中,王耀武不是胜利者。
另一位是红一军团2师4团团长王开湘。一军团是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2师4团则是主力中的主力。王开湘当年34岁,是中央红军中一员猛将,“遵义会议”前后任红4团团长,在艰难曲折的长征途中一路先锋一路烈火,飞夺泸定桥,强攻腊子口,为红色铁流斩关夺隘,使红4团威上加威。
即使过去多年,今天到泸定桥头驻足参观的人们,看着那13根铁索,依然能感觉到“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惊心动魄。而另一处天险“腊子口”,山口仅宽30余米,两边全是悬崖陡壁,周围尽为崇山峻岭,除此便无路可走。
当时红4团担任主攻,团长王开湘亲率两个连,从右侧攀登悬崖陡壁,向敌后迂回。黑夜中正面拼杀正酣,一颗白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王开湘迂回成功!三颗信号弹又腾空而起,红军部队发起总攻!与冲锋号声、机关枪声和呐喊声伴随的,是王开湘在拂晓晨曦中的大声呼唤:“同志们,天险腊子口被我们砸开了!”
第二天,彭德怀经过战场,见50米一段的崖路上,手榴弹弹片铺了满满一层,有的地方还厚厚地堆了起来,连这位久经沙场的红军宿将也连声感叹:“不知昨天,我第一军团这些英雄怎样爬上这些悬崖峭壁投掷手榴弹的!”
能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闯过如此天险的队伍,怎能不是真老虎!
此时,离王开湘告别这个世界,只剩下2个月。没有纪念碑的他披着硝烟矗立在那里,钢浇铁铸,像一尊永远不倒的战神。
每每写到这里,我都为这些顶天立地的英雄热泪盈眶。人类在繁衍,英雄却不能复制。在那支翻越万水千山的队伍中,像胡天桃、王开湘这样的战将难以计数。他们没有活到胜利的那一天,没有赶上评功、授勋、授衔,没有来得及给自己树碑立传,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他们穿着褴褛的军装,带着满身战火硝烟,消失在历史的帷幕后。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深刻的悲壮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
(未完待续)
一南力作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编辑 瑞雪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