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饼(郭立萍)

摘要:每年立春妈妈都喊我们去她那里吃春饼,咬大萝卜。吃春饼、咬萝卜又叫咬春,据说是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春饼

文图/文化信使 郭立萍(辽宁朝阳)

  每年立春妈妈都喊我们去她那里吃春饼,咬大萝卜。吃春饼、咬萝卜又叫咬春,据说是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总之是为了迎接春的到来,开启一年新的开始。打春饼是个技术活,一般情况下这种技术含量高的活都是爸爸的。爸爸也以此为傲,一边和面一边还要给我传授心得:面里要放一点精盐增加筋性,面里要打上一个蛋清更好吃,水要用六七十度的热水和一半面,用凉水和另一半面,面要既柔软又有韧性,所以和好面后要有醒发的过程,醒发的时间越长,面越软,烙出来的饼就越好吃。我每年都认认真真地听老爸告诉我这些“独家”秘方,还要不停地点头认可,时不时提出一两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求解惑,让老爸的成就感爆棚。不过话又说回来,老爸做的春饼确实不错,他会用油酥刷在饼坯上,两块饼坯叠放在一起,擀成又圆又薄的饼。饼坯大小均匀,擀出来的饼也大小一致。

  我负责当饼的搬运工,妈妈负责烙,然后我再负责吃和夸。

  其实,烙饼也是个技术活,火候一定要控制好,而且烙春饼不像烙油饼,锅里几乎不放油,饼是薄的,入热锅就变了颜色,看准时候翻面,饼的中间就会鼓起一个大包,两张叠在一起的饼就只有边缘是连着的,再翻两下,饼就熟了。配春饼的菜,是炒肉丝、炒豆芽、炒土豆丝、炒鸡蛋,再加上一把新鲜的小香葱,心灵美的大萝卜,一桌子五颜六色,群英荟萃。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立春的小葱格外好吃,有点辣又有点甜,配上各种炒菜,用薄薄的饼卷起来,一股春天的感觉在味蕾上绽放。

  有时候真的很感慨老祖宗们的智慧,在吃食上这么有研究。从正月十五的元宵到立春的薄饼,从端午的粽子到中秋的月饼,每一种节令都有其独特的吃食。而这些食物虽然在平时也能吃到,但很奇妙的是只有在那个独属于它的节令里,它的味道才是最好的。平时我也会做薄饼卷菜,但是为什么没有立春时的味道呢?我想这可能就是一种仪式感。人们对于严冬有一种近乎天然的排斥,经过漫长的寒冬,人们更加期盼着春天的到来,“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农家也开始春耕,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希望也就来了。所以人们会盼着这一天,所以就将一种期盼中的味道赋予了春饼,所以春饼才开始与众不同。

  其实想想也是,有很多时候我们怀念一种食物,常常超越了食物本身。只是因为我们赋予了这种食物一种人文的情感,让它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食物。正如春饼,因为被赋予了春的意义,所以它不同于其它的饼,而同时我们在与它的相伴中,又融入了我们童年的快乐,融入了我们父母的慈爱,融入了我们相聚在一起的亲情,融入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这个春饼在一年年的融入中变成了我们血脉中那份亲切,变成了记忆中的那个味道,变成了生命中的那种无法割舍。就像是小王子的玫瑰花,她和世界上千千万万朵玫瑰花相似,但是因为她独有小王子的照顾,浇水、除虫,倾听、陪伴,所以她对于小王子来说就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春饼之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也都是不同的,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赋予春饼的感情不能复制。

  又是一年立春了,你吃春饼了吗?你和谁一起吃了春饼?你又为谁烙了春饼?你的春饼是那独一无二的吗?

小链接
  郭立萍,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好名声网助理编辑,现就职于辽宁省朝阳县自然资源局。朝阳市诗词学会会员,朝阳县楹联协会会员。热爱生活,爱好摄影读书写作。文章多次发表在省市县报刊及网站上。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