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积石冢冢制渊源初探(上)
文图/谭国武(辽宁朝阳)
摘要:积石冢或“坛庙冢”三位一体的组合是红山文化的主要特色,其形制、性质、礼仪及创制理念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为中华礼制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创制了基础框架模式,因此,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说:“红山文化坛庙冢,中华文明一象征。”而庙、坛皆因冢而分化、析出,所以,在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对冢的研究具有“行到水穷处”的源头意义。本文拟通过红山文化积石冢遗迹与后世帝王冢制的比较,典籍文献的描述以及近年来考古发现的综合研究,从而证明红山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源流清晰,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关键字:积石冢 冢制 覆斗 渊源
中国文化讲太极,讲阴阳,就一个人而言,在这个世上阴阳两界各有止居之所,即所谓的阴阳宅,一个称“家”,一个称“冢”,“冢”是中国人的另一半世界,另一个家。所谓“华屋山丘”。我们念兹在兹的“老家”,其实是包含这部分的。“一个人只要没有个死去的亲人埋在地下,那他就不是这地方的人。”①
一、高山之上,积石为冢
早在1987年,著名考古学家、对红山文化进行过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苏秉琦先生为牛河梁遗址题词:“红山文化坛庙冢,中华文明一象征。”“红山文化坛庙冢三种遗迹的发现,代表了我国东北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它的社会发展阶段已跨进了一大步。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②积石冢或“坛庙冢”三位一体的组合是牛河梁红山文化的主要特色,其形制、性质、礼仪及文化动因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因此,可谓是中国冢墓制度乃至整个祭祀礼仪制度之源,充分体现出“礼出红山”的中国文明起源的特点。下面,本文将通过对红山文化积石冢遗迹与后世帝王冢制的比较,根据典籍文献的描述以及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以证明红山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相关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几大特征,归纳如下:
1、分布范围广,延续时间长。从8000年前早期兴隆洼一直到5000年前的牛河梁时期,红山诸文化历经3000多年,覆盖了古代九州之首——冀州的整个北部地区。从上世纪70年代初,红山文化积石冢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胡头沟首次发现,10年后,随着牛河梁遗址的大规模发现,红山文化墓葬的积石冢性质得以明确,此后,在大凌河流域直到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陆续发现了类似的红山文化积石冢。其间,墓葬地点从室内移到室外,又从聚落地转至山顶之上;祭祀礼仪也由居室葬的丧祭都在室内进行到兴隆洼早期冢坛一体、“冢上设坛致祭”。③到牛河梁红山文化时期坛、庙、冢三位一体的组合,说明在3000年的发展中,随着先民心智的渐趋成熟,红山文化积石冢在历经了无数次的变革和完善之后,其形制及祭祀礼仪内容也在不断变化、更新和完善,标志着中国祭祀礼仪文化框架初步形成,作为中华礼仪文化之源,影响至今。
2、规格高。牛河梁“坛、庙、冢”是距今5000年前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一处高规格的祭祀礼仪活动中心。牛河梁遗址由分布于数十平方公里的13处具有中心大墓的巨型积石冢或积石冢群组成,在半山地、半丘陵的辽西地区“较宽且高”的山梁上,形成一个气象非凡的巨大墓区,“无论规模和气势,都有如后世的帝王陵墓。”④
3、“红山文化积石冢一开始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墓葬,而是各个氏族或部落崇拜自身祖先的圣地。”先红山文化兴隆洼时期的“居室葬代表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埋葬制度,具有浓重的宗教祭祀意义。少数人物因生前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或死因特殊,死后被埋在室内,成为生者崇拜、祭祀的对象”⑤。可见,前红山文化早期葬俗的显著特征,“是社会上层分子不入普通社会成员公共墓地,而是另外择地被安葬于山顶之上,封土积石,形成独具特色的山上积石冢。”⑥据此反观兴隆洼遗址早期的居室葬,其实质与后来的积石冢一样,都是“冢祀”“崇祖”观念的表象和外化。
4、冢之形制。“牛河梁遗址所发现的墓葬,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前所未见的以积石为封的墓葬。”⑦下面是考古资料涉及积石冢形制及相关情况的具体描述:
截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牛河梁地区共发现43 处红山文化遗址,其中积石冢为27处,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于大凌河西支两侧丘陵地带的山顶之上(或鞍脊部,或顺山脊错落排列),总长度超过15公里,分布区的面积约100多平方公里。孙守道、郭大顺先生说:积石冢是“建在特地选择的岗丘上”⑧《发掘报告》说:“每一组积石冢遗迹都独立占据一处山岗。”另外,考古人员发现,在相当一部分被盗掘过的红山文化遗址中,绝大部分积石冢在丘陵地区的台地或山包上,合于史籍所载。
在43处遗址中,有中心大墓的巨型积石冢或积石冢群,“规格最高的大墓筑成方坛形状,当初的墓上圆坛,此时已被单独建在墓侧。”⑨牛河梁第二地点二号冢有中心大墓,墓口砌有方形冢台,墓壁起三层台阶,是已发现牛河梁遗址墓葬中规格最高、面积最大的墓葬。其总体形状,是一座边长各约20米的大型方坛,是为方冢。方冢正中基底,便是石椁、石棺俱全的中心大墓所在。方冢起三层石台阶,紧靠方冢东侧的圆坛建筑,也是由三圈淡红色石桩围成的三层迭起。石圈呈同心圆形,圆圈以内,同样堆砌积石,形成一个巨型坛体。
中心大墓由地下、地上两部分组成。地下部分辟长方形土圹,内砌筑墓室,墓为东西向,顶盖封石,顶盖与原地表近平。地上部分为一方正的冢台,冢台以石砌筑,是从墓口即地表以上起筑,……(冢)台的四面高度相近,冢台外壁齐整,显内收,使整个方形冢台略呈覆斗状。台上封土,将中心大墓封罩于内。⑩
冢上的封土是在冢的中心部位,用土将中心大墓和冢台完全封固,四周的封土则不断内收,然后在封土周围的北、东、西三面,再分别以石块砌冢筑阶墙,是为外界墙以内的中阶墙和内阶墙,这两道墙与外界墙一起,形成层层内收并高起的三层石台阶,与外界墙起到廓定冢界作用相比,中阶墙和内阶墙主要是作为冢体的台阶。从北部解剖情况看,内阶墙的上部显内收趋势,由此推断整个冢体应为呈“拔台”的覆斗状。以冢东南角保存最高处为准,层层高起的3层冢界台阶,总高约2.5-3米。⑾
在近于中心的冢顶为土筑的平顶,不封石,形成内封土外包石的形制,这样所见二号冢的冢体形似一“漫丘”,冢的平面又略似一冋字形状。⑿
综上所述,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形制、建筑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冢的位置选择在高度适中的山冈顶部;
第二、坛庙冢分离,单中心方形大墓的平面面积就达400多平方米。
第三、冢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略似一冋(回)字形状”,从地面开始,三层高起,层层内收,所以,地上部分冢体呈覆斗状。这种“覆斗形封土”,古称“方中”“方上”,今有人据其形状又称“四方锥形台体”“方形截锥体陵台”或“正四棱台状墓顶”等等。有些专家称这些台形建筑为“金字塔”,但牛河梁积石冢与金字塔的最大区别是一为平顶,一为尖顶。所以,把牛河梁上的台、坛建筑命名为“金字塔”,有待商榷。
第四、冢体上部与下部合为一体,实即一半地穴式房屋建筑。
可以想见,位于山顶之上、三层高起的巨大积石冢冢体,在5000多年前的历史条件下,可谓实实在在的“高大上”建筑!
【注释】
①[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著《百年孤独》中句。范晔译,南海出版公司,2011-06。
②苏秉琦1985年11月上旬在山西侯马谈《晋文化研究》时语。
③(注:白音长汗遗址中,M5为长方形石板墓,居于石围圈的中心。见《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郭治中、索秀芬、包青川《考古》1993年07期。田广林等专家称其为“石圈墓”,说明当时的坛冢是设在一起的。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可见,通过积石冢下层与上层的冢形描述比较,下层“冢多数为圆形界线,个别冢显露方形或长方形冢界迹象”,上层以二号地点为例,方形、长方形冢明显增多。这或是阴阳、天地、方圆观念发生致使坛庙冢分离的结果。)
④郭大顺.追寻五帝[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P86。
⑤刘国祥《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再认识》,原载《华夏考古》2003年第1期。
⑥田广林《红山文化“坛、庙、冢”与中国古代宗庙、陵寝的起源》[J],《史学集刊》 2004年02期。
⑦⑩⑾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第12页;116页。
⑧《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头像的发现与研究》,《文物》1986年08期。
⑨田广林《红山文化“坛、庙、冢”与中国古代宗庙、陵寝的起源》[J],《史学集刊》 2004年02期。
(未完待续)
小链接谭国武,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师,朝阳市国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爱好古文字和古文化研究,在各类报刊发表相关文章20多万字。曾参与《辽宁文化通史》的编写工作,在《朝阳日报》社工作期间,采写《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近40篇。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