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普遍价值研究(上)(董婕 朱成杰)

摘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于2012年第三次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必要条件,其特殊普遍价值的揭示是下一轮申遗工作的关键之所在。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普遍价值研究(上)

文图/董婕 朱成杰(辽宁朝阳)

  摘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于2012年第三次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必要条件,其特殊普遍价值的揭示是下一轮申遗工作的关键之所在。针对世界文化遗产对突出普遍价值的要求,本文从天文学视角揭示牛河梁遗址的科学普适性价值;从遗址的设计布局和选址理念诠释遗址的人文普遍性价值;从世界文化遗产的六项普遍价值标准对接牛河梁遗址的特殊普遍价值。

  关键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世界文化遗产;普遍价值;天文学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在1996年就被列入我国首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2006年国家文物局又将其列入重设的《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牛河梁遗址作为“红山文化遗址”项目中的牵头子项目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捆绑列入再次修订的《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牛河梁遗址经过20多年的争取,始终未进入世界遗产行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术界对遗址的特殊普遍价值研究不够深入,未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因此,作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必要条件,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特殊普遍价值的揭示,将是下一轮申遗工作的关键之所在。本文尝试从这一视角,探讨牛河梁遗址的价值。

  一、世界文化遗产及其普遍价值

  (一)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处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下称《公约》)规定,文化遗产包括下列三类。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位或链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以相互关联的庙、坛、冢组成的遗址建筑群和大量的出土文物涵盖了《公约》规定的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

  世界文化遗产比起一般的遗产具有特殊性,首先,它坐落在缔约国境内,其所有权属于缔约国,甚至涉及国家主权;其次,它是为了世界和平的目的加以利用,要考虑其象征性,以及对于“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第三,“世界遗产”即人类共享的遗产,对资源进行利用所带来的福利应符合“共同利益”的原则,属于全人类,包括当代与后代。总之,《公约》定义的“世界遗产”有独特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方式,其目的是服务于国际团结与协作,实现世界和平。

  牛河梁坛、庙、冢组合被考古学界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象征,笔者研究认为红山古国还是理念上的最早中国[1],它既可以作为中国的象征,其崇尚和谐的价值内涵又可以为了世界和平的目的为全人类所利用。所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具有世界文化遗产所具备的突出普遍价值。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意义与普遍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根本特征就是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这种普遍价值承载着对全人类都很重要的特殊象征意义。2013年版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下称《指南》)将突出普遍价值的概念阐释为:“突出普遍价值意味着文化和/或自然的意义,它们如此特殊,以至于超越了民族界限,对全人类的当代和后代都有共同的重要性。因此,对这些遗产的永久保护,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社会具有最高的重要性。”

  “突出普遍价值”中的“普遍”含义是通过世界遗产项目,建立人类普遍价值观,让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能够遵从共同的基本行为规范,从而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卫和平”(教科文组织的《组织法》明确指出“战争起源于人的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的目标。光普遍还不行,要在某些方面突出才行。在《公约》文脉中理解,“突出”意味着普遍价值很稀有,以至于它属于全人类并值得传给后代,使当代和后代人都从中受益[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对突出普遍价值概念的不断阐释以获得更好的认识。突出普遍价值关系到人类价值系统,和所有其他价值一样,是由人赋予的,而且随着时间不断演进。从本质上理解,整个世界遗产保护运动的目的,不在于找到突出普遍价值的标准——本来就没有绝对、固定的标准,而在于这个寻找价值标准的过程——这是支持全球保护文化、开展国际协作与对话、建立人类团结、建设和平的过程[3]

  二、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应该既是属于文物的建筑物,又是分布均匀并且与自然环境结合的链接设计的建筑群。从历史、审美、人类学角度看,它还是体现自然与人类联合工程的考古地址。其突出普遍价值不仅完全符合《公约》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所要求的六项标准,而且还体现在“科学”与“人文”两个方面的价值内涵中。

  (一)科学普适性价值

  众所周知,科学具有普适性,而科技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丰富科技内涵的中国历史及考古遗存,足以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其远古文明的象征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上古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内涵。如何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文化遗产的突出价值和普遍意义,或者说如何认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突出、普遍的科学价值是理解牛河梁普适价值的关键。而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历法方面。

  天文学是自然科学中最早产生的学科。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天文历法的发达与农业生产的客观需求密切相关。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敖汉旗发现,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原始农业。到红山文化时期,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就是牛河梁遗址蕴含的天文学成就所产生的历史条件。2015年笔者的学术专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建筑设计思想研究》获评辽宁省优秀自然科学著作,并得到辽宁省科协出版基金全额资助,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6年5月出版发行。在该书中我们使用美国自由软件基金会发布的虚拟天文软件Stellarium 0.13.3,对辽宁重要古文化遗址进行了系统研究。笔者发现辽河流域有着古老的北斗观测传统,甚至已经形成一种信仰——基于北辰崇拜的盖天宇宙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建筑遗存无不渗透着基于准确天文观测的北斗崇拜。在已经发掘的五个地点中,我们发现牛河梁红山文化先民已经掌握了基于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的两种天文观测手段,具备了确认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冬至夏至)乃至四立(春夏秋冬)等四时八节的天文观测水平。例如,最能体现牛河梁遗址天文学成就的是第十三地点、第二地点和第五地点的天文设计理念。

  1.第十三地点的天文设计理念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十三地点“金字塔”式建筑是规模最大的人工建筑(图1),是遗址群西南方位的中心性遗址,与处于东北方位的中心性遗址第一地点女神庙和大型庙后方台遥相呼应,构成遗址群的主体建筑架构。这个规模巨大的土石建筑发现30多年来,其设计理念和功能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谜团,其精确的选址位置在整个遗址中与第一地点构成“东北——西南”维天文准线的45°标准(图2)。

图1

图2

  我们应用虚拟天文软件对第十三地点“金字塔”建筑结构平面图与当时北极天区的天象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该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对北极天区准确的天文观测,其中隐含着5500多年前的北斗七星天象。金字塔建筑是赤道坐标天文体系的祭天法坛,三重叠起的圆台,是沿北斗绕极运行的北辰天区而建。外圈与中圈之间的护坡石是代表北斗斗魁的绕极运转轨迹;中圈与内圈之间的石台阶是代表北斗斗柄绕极运转的轨迹;内圈是代表北斗环绕的北极天区(图3)。这个发现不仅揭示了始见于中国汉代文献记载的关于北斗七星命名的古老依据,而且将中国古人进行准确天文观测的历史推进到5500年前,早于英国的巨石阵[4]

图3

  2.第二地点的天文设计理念

  首先,第二地点冢坛的方位布局是按雨水节中候北斗斗纲的方位设计的,同时还与谷雨节中候日出和雨水节中候日落的方位相一致(图4-7)。这种设计理念在古老的物候历基础上以北斗运转和太阳运动的节气方位集中反映了古老的盖天说宇宙观。

图4

图5

图6

图7

  其次,处于中心位置的三号冢是著名的三重圆坛,早年就被天文考古学家冯时揭示出是盖天说的原始三衡图。即外圈是冬至的日道;内圈是夏至日道;中圈是春分、秋分日道(图8-9)。这三条日道所表现的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是古人最重视的时间标志,三重圆坛是黄道坐标天文体系的祭天法坛[5]

图8

图9

  再次,四号冢两个相交的早期圆冢界墙是古老璇玑的再现。璇玑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司马迁认为璇玑玉衡就是北斗七星。七星之名最完整的记载,始见于汉纬书《春秋运斗枢》:“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玑,第四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柄),合为斗。居阴布阳,故称北斗。”笔者用虚拟天文软件再现了5600年前牛河梁晚期(圆冢建造的大致时代)的北斗绕极天象,通过制图软件计算出斗魁的三颗星(天璇、天枢、天玑)绕极轨迹大、中、小圈的直径构成等比关系比,比值约为1.1(图10-11)。这与依据考古报告给出的两座圆冢的三重冢界墙的直径尺寸所计算的比值相吻合[6]

图10

图11

  3.第五地点一号冢的天文设计理念

  处在牛河梁遗址群核心的第五地点,其东北侧最高点的一号冢,完全是依据当年立夏节的北斗天象所建造,中心大墓处在北斗玉衡星所在的位置,三重冢界墙也像上述第二地点四号冢的两个圆冢界墙一样,点分别代表天璇、天枢、天玑三星的绕极轨道(图12)。

图12

  此外,一号冢的三重冢界墙的外围还有一个残存的圆形环壕,根据其残存的弧度,考古学者推断出环壕的直径正好是外圈冢界墙的二倍。这与第二地点中心的三重圆坛所代表的黄道坐标天文内涵(三衡图)一样,外衡直径是内衡直径的2倍。一号冢的环壕代表外衡,外圈冢界墙代表内衡,分别表示冬至和夏至的日道。显然,在第五地点一号冢这里,融合了牛河梁红山先民所掌握的黄道与赤道两种坐标系的天文观测水平[7]。

图13

  综上所述,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蕴含的古代天文学成就,是借助当今世界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和天文学结合的科技手段(美国虚拟天文软件)被发掘出来的,它充分体现了遗址的科学普适性价值。

参考文献:

  [1][4]朱成杰,董婕。最早的中国源于红山古国[EB/OL].(光明网/文化频道)

  http://culture.gmw.cn/2016-06/20/content_20616997_2.htm,2016-06-20.

  [2][3]史晨暄。世界遗产: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评价标准的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6.第26页,第63页。

  [5]冯时。红山文化三坏石坛的天文学研究——兼论中国最早的圜丘与方丘[J].北方文物,1993,(1):7-17.

  [6]董婕,朱成杰。现代科技破译古老璇玑牛河梁再现黄帝族新证[EB/OL].(光明网/文化频道)https://culture.gmw.cn/2016-07/13/content_20944563_2.htm,2016-07-13.

(未完待续)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普遍价值研究(下)(董婕 朱成杰)

小链接
  董婕,汉族,1979年6月生,辽宁凌源人,历史学硕士。现任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红山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主要从事东北地方史及红山文化研究。工作以来,发表论文24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主持和参与省级立项10项,主持市级立项3项。
  朱成杰,蒙古族,1963年9月生,辽宁建平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编审,主要从事红山文化研究。

[责编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