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鲁儿虎行》系列之十七:中华治玉之始(谭国武)

摘要:红山先民从何时开始认识并使用玉,又从何时开始琢玉为器,其确切年代尚难断定。

编者按

  从2005年底到2007年初,作者谭国武在朝阳日报社工作期间,怀着对家乡文化的挚爱,汉书挂角,背起行囊,开启了行走和抚摸辽西山川的脚步,并撰写了《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

  依地理形势而言,努鲁儿虎山就像燕山山脉和大兴安岭山脉之间的一个大大的绳结,把各种朝向的诸多山脉扭结在一起,同时,依傍这个巨大的“中华结”,诞生了三条大河,即向东的大凌河,向北的辽河(老哈河)和向南的滦河(青龙河)。由此,把中原与北方、东北、东北亚地区诸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紧紧地联系起来。

  《努鲁儿虎行》从2006年1月在《朝阳日报》发表第一篇《努鲁儿虎——我们的父亲山》,到2007年3月发表第三十七篇《黄花滩建州古城》,其间,凌源市、喀左县、朝阳县地界基本走完,建平县、朝阳市区也完成大部分采访任务,后因作者工作调动而搁笔。

  现在本网发表《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以便让更多网友了解朝阳,认识朝阳,从而提升朝阳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朝阳良好形象。

《努鲁儿虎行》系列之十七

中华治玉之始

文图/谭国武(辽宁朝阳)

  红山先民从何时开始认识并使用玉,又从何时开始琢玉为器,其确切年代尚难断定。但是,到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前红山文化”时期,猪首龙身的“猪龙”形象已经在陶器、玉器上出现。而且,从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C形玉龙及大量其它玉猪龙来看,且不说它所内涵的宗教意义,其造型、制作工艺等所体现出的美学情境,业已臻于完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红山先民是中国最早认识和使用玉的人。二、红山文化的核心区域是中国龙的第一故乡。三、猪(豕)是红山文化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符号元素。

  最早的龙首是猪头,那么,就让我们先从猪谈起。

  猪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同其它许多动物一样,猪在被驯化后与从前比,其地位可谓一落千丈。换句话说,现在人已无法想象在被驯化之前或者更长一段时间里,猪在人们意识中和神坛上是多么的重要。

  豕是猪的总称。过去学者解释甲骨卜辞多把“豕”“豖(chù)”“豭”通释为“豕”,闻一多先生在《释豖》一文中才分而为三,同时,又分豕为“祭祀所用之牲”和“畋猎所获之禽”。

  豖是公猪。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豕绊足行豖豖,从豕系二足”。这一解释有望文生义之嫌。于此,闻一多的解释最为可信。即依甲骨卜辞看。“(豕)腹下一划连着者为牡豕(豭),则不连着者为(豖)殆即去势之豕”。“去势”即所谓去阴,阉割。也就是说,豖是被阉割了的猪,而“殷人祭祀,多用豖为牲”。

  祭祀用豖为牲,这里我们可以与成语“玉不琢,不成器”联系起来。治玉之谓琢,而“琢”字由治玉之“王”加一“豖”组成。由此推断治玉最早之器形或即为“豖”形,或直言之为猪龙之形。另外,“冢”字上的“冖(读mi)”为一女人的身体,同孕育的“孕”上半部。下为豖,是一去势的猪,即祭祀用猪。这恰恰是原始思维的特征。即部落酋长或首领死后,陪葬以玉猪龙,正如女人怀孕,继续佑护部族繁衍生息,子孙兴旺。此则又是豖为祭祀陪葬器之明证。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中,除大量玉猪龙外,还有一种被称谓“勾云形玉佩”的器件(见图)。其实,这一造型的真正名称应该叫“并封”。《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并封又写作屏蓬,鳖封,平逢等,都是一声之转。“并”“逢”都有合的意思,“乃兽牝牡相合之相”。可见,这一造型实是猪龙的变形,即二龙交尾之状,是生殖崇拜的象征。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北次三经之首,凡46山,其地当在燕山南北一带,其神或“彘身而载玉”,或“彘身而八足蛇尾”。这里,“载玉”“彘身”“蛇尾”,可以看成是对玉猪龙的最直白的解释。玉为通神之物,而猪、蛇作为生殖崇拜的神灵又极其古老。则可知,以玉这一特殊材料琢成的猪龙,其地位于红山先民的心目中,其所内涵的宗教意义简直无与伦比!

  1、猪(豕)与先民生活的关系,于文字中也可以略见一斑。人所居处之处称之为“家”。人所埋葬处称为“冢”。一般认为,房屋内有豕之为家,其实不够准确。家的构成分两部分。一是宀,是房屋。二是豕,是猪。这说明,家字的产生一是与定居生活有关,二是与猪有关。家在卜辞中有时直书为“豭”,“豭”是公猪,家的读音也由此而来。豕或豖是部族、家族用来祭祀祖先时才使用的祭牲。因此,家的最初含义应该是先民们居住、祭祀祖先和聚集开会的地方。“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可见,家之于先民的重要意义。于人之初祖,名女娲(女希),名伏羲,名希韦氏,名几蘧。“希”“羲”“豨”同音互训,“豨”即特大野猪。几蘧(jǐqú)为三皇前无文字之君,也是封豕(豨)之类。另外,据《山海经》上说,黄帝之妻嫘祖为司彘之国人,其孙韩流,长相怪诞“擢手、谨耳、人面、豕喙、鳞身、渠股、豚止”,似乎也是猪龙的形象。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分为两种,一为首尾断开的,称为玦;一种为首尾相连的,称为环。由此,我们想起了“羿擒(射)封希”的故事。有羿受天帝的安排去擒封豨,为民除害。但擒了封豨,并把他作成肉膏奉献给后帝,天帝反而不高兴了。对此,古人颇多质疑。《淮南子》:“尧乃使羿……禽封豨于桑林。”《楚辞天问》:“冯珧利决,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帝后不若?”冯珧利决,前人多释“冯珧”为挟弓,而释“利决”为戴着射箭钩弦时用的搬指,其实差矣。决即玦,卜辞中直书为夬,其义徐中舒解释为“环形而有缺口之玉璧,以两手持之会意。”“天赐玉决于羿”(《太平御览》)也是指这件事。据考证,最早的玉决(夬)即玉猪龙。在努鲁儿虎山北麓发现的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兴隆洼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玦。玉玦整体为C形,上部为一猪首,较肥大,圆环形眼,嘴部圆长而齐唇,猪喙,兽身如圆柱,无四肢,前卷,尾端与嘴或接或断。这——正是以猪龙为图腾的封豨氏等部族的图腾物。由此,我们可以给“封珧利决”一个全新的解释,也就是说,天帝命有羿降伏封豨之前,送了他两样东西,一是象征武力的珧弓;一是封豨氏人的图腾物——玉夬(玉猪龙)。有此二物,封豨既擒,而有羿仍然大开杀戒,大发淫威,“鼎豨以虑饱,馨膏腴帝,叛德恣力”(柳宗元语)。因此,天帝不高兴,也就在乎情理之中了。

  (补注:此处“豖”字义当从新解释。见《冢文化释义》,《理论界》2023年12期)

  (此文发表于2006年8月22日《朝阳日报》)

小链接
  谭国武,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退休教师,朝阳市国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爱好古文字和古文化研究,在《朝阳日报》、《辽宁日报》、《满族研究》、《理论界》、香港《大公报》等各类报刊发表相关文章20多万字。曾参与《辽宁文化通史》的纂写工作,在《朝阳日报》社工作期间,采写《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近40篇。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