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鲁儿虎行》系列之二十:大凌河与“辽”名的由来(谭国武)

摘要:大凌河上游分南、西两支,南支发源于建昌县要路沟乡张家湾村的水泉沟,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泉子沟。

编者按

  从2005年底到2007年初,作者谭国武在朝阳日报社工作期间,怀着对家乡文化的挚爱,汉书挂角,背起行囊,开启了行走和抚摸辽西山川的脚步,并撰写了《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

  依地理形势而言,努鲁儿虎山就像燕山山脉和大兴安岭山脉之间的一个大大的绳结,把各种朝向的诸多山脉扭结在一起,同时,依傍这个巨大的“中华结”,诞生了三条大河,即向东的大凌河,向北的辽河(老哈河)和向南的滦河(青龙河)。由此,把中原与北方、东北、东北亚地区诸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紧紧地联系起来。

  《努鲁儿虎行》从2006年1月在《朝阳日报》发表第一篇《努鲁儿虎——我们的父亲山》,到2007年3月发表第三十七篇《黄花滩建州古城》,其间,凌源市、喀左县、朝阳县地界基本走完,建平县、朝阳市区也完成大部分采访任务,后因作者工作调动而搁笔。

  现在本网发表《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以便让更多网友了解朝阳,认识朝阳,从而提升朝阳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朝阳良好形象。

《努鲁儿虎行》系列之二十

大凌河与“辽”名的由来

文图/谭国武(辽宁朝阳)

  大凌河上游分南、西两支,南支发源于建昌县要路沟乡张家湾村的水泉沟,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泉子沟。两支于喀左县大城子镇东南汇合。流经朝阳、北票、义县、凌海等县(市),于凌海市的南圈河与南井子之间注入渤海,流域面积23263平方公里,其中辽宁省境内面积19998平方公里,总河长435公里。大凌河有支流20多条,朝阳境内主要支流有大凌河西支、第二牤牛河、老虎山河、牤牛河等。

  大凌河古称白狼水。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到郦道元《水经注》时,大凌河主要支流多已有名,大凌河西支称为渝水、方城川水,渗津河称为石城川水,第二牤牛河(又称叶柏寿河)称高平川水,老虎山河称自鲁水,牤牛河称滥真水。到了辽代,白狼水改称灵河,金代又改称凌河。张万连先生认为,灵改为凌,盖大凌河为塞外寒河,凌有凌冻之意。元代以后,蒙古族人集居朝阳,因此,朝阳山川都被冠以蒙古语称谓,大凌河因此又称敖木伦(敖木楞)河。

  大凌河谷地土地肥沃,草木茂盛,十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鸽子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箕子适朝鲜,燕将秦开却胡,曹操征乌桓,唐太宗征高丽等,都发生在这里。大凌河及其支流谷地,自古以来就是东北地区,特别是西部草原丘陵地带通往中原入塞的重要民族通道和军旅要途。秦汉之际,卢龙塞道是出塞北行的三条干道之一。即发自中山(今河北省定县故中山国),出卢龙塞沿滦河支流即瀑河再向东北行,进入青龙河流域沿汤道河东行,过大煤岭垭口,再东北行沿大凌河及其支流渗津河谷地,直达古柳城。这条道路不仅开拓较早,而且,直到汉代,此道沿途经济发展比之辽西其他地区也比较集中。也正因为如此,古代大凌河及河谷重镇朝阳,才成了古诗中记录东北边塞的重要地理符号。

  据《水经注》记载:“辽水右会白狼水,水出右北平白狼县东南。”汉唐以前,大凌河原是辽河的一个支流。后来,随着海岸线后退陆地延伸及河道的分合变迁,大凌河才成为一条独立的河流。

  关于“辽”地名称之由来,历来学者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是因辽河而得名。说法之二是辽远之意。《辽东志》说:“辽,远也,以其远在九州之东,故名”,“按辽古东北大荒之境”。又说:“辽在中国为东北极边,自昔有天下者多都秦晋,去辽为最远,故取荒远之义而名辽”。说法之三认为“辽”字非取义于辽河,乃取历史上的辽地之义,“辽”字实为因袭古代之称,是从中国设治而言,纯属人文地理名词,并不包含自然地理成分。

  其实,三种说法都没有错,又都有误。因为,他们都没有解释出“辽”字的真正含义。辽,繁体字作“遼”,求解遼字,应该先弄懂遼之初文“尞”的含义。《说文解字》:“尞,柴祭天也。从火从眘。”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象木柴交积之形,旁加小点象火焰上腾之状,下或从火,会燔柴而祭之意。”这是原始社会后期以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祭祀方法。此义后世于“尞”旁加“火”写作“燎”。殷商时期的燎祭应用得相当广泛。陈梦家先生在《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一文中专辟一章,对商代燎祭作了详尽的研究。对受享祭者分为八类,皆为祭祀天帝先王高祖与一切自然神,祭祀自然物神,其要求在年丰与雨足,及消极的抵御灾祟。故燎祭者之心理可分为三:一是对伟大的自然力之恐惧;二是向生产事业有关的物力求助;三是眷念其旧居东土。旧居东土,其实即指以牛河梁为核心的大凌河、老哈河及青龙河发源地一带。即商人始“燎”之所在。《国语•晋语》记载:“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成王盟诸侯”而命“鲜卑守燎”,似乎也不无理由。直言之,后来地名称“遼”应源于“守燎”“燎祭”。到现在,中国人每到除夕,仍要于院子中积柴生火,称为“庭燎”。就是延续商代燎祭之遗风。另外,于现代汉语中,与“尞”相关的一系列文字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遗迹。如寮,“象于大型宫室中燃火之形,表示多人饮食起居于其中。后世之同伙、同僚盖源于此,初本谓同居一室之人。”

  燎祭习俗充分体现出殷商民族入主中原后,对先公高祖和故土的眷念之情。他们不仅把这一习俗带入中原,对整个中华文化形成巨大影响,而且,还把故土用“尞”(燎、遼)这样的文字符号固定下来。辽字也因此有了辽远、辽阔之义。后来,人们把源于这里的大河称为辽水,建立的国家称为辽国,这里的省份称为辽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此文发表于2006年9月13日《朝阳日报》)

小链接
  谭国武,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退休教师,朝阳市国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爱好古文字和古文化研究,在《朝阳日报》、《辽宁日报》、《满族研究》、《理论界》、香港《大公报》等各类报刊发表相关文章20多万字。曾参与《辽宁文化通史》的纂写工作,在《朝阳日报》社工作期间,采写《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近40篇。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