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2005年底到2007年初,作者谭国武在朝阳日报社工作期间,怀着对家乡文化的挚爱,汉书挂角,背起行囊,开启了行走和抚摸辽西山川的脚步,并撰写了《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
依地理形势而言,努鲁儿虎山就像燕山山脉和大兴安岭山脉之间的一个大大的绳结,把各种朝向的诸多山脉扭结在一起,同时,依傍这个巨大的“中华结”,诞生了三条大河,即向东的大凌河,向北的辽河(老哈河)和向南的滦河(青龙河)。由此,把中原与北方、东北、东北亚地区诸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紧紧地联系起来。
《努鲁儿虎行》从2006年1月在《朝阳日报》发表第一篇《努鲁儿虎——我们的父亲山》,到2007年3月发表第三十七篇《黄花滩建州古城》,其间,凌源市、喀左县、朝阳县地界基本走完,建平县、朝阳市区也完成大部分采访任务,后因作者工作调动而搁笔。
现在本网发表《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以便让更多网友了解朝阳,认识朝阳,从而提升朝阳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朝阳良好形象。
《努鲁儿虎行》系列之三十
卓索图盟及其由来
文图/谭国武(辽宁朝阳)
辽宁省朝阳县木头城子镇东行5华里左右,经过一条河套,缘河套西南行,便进入当地人俗称的昭苏沟。这条沟纵深30余华里,容纳了3个行政村,即陈杖子村、召山嘴村和郑杖子村。在这条不起眼的小沟里,却蕴藏了太多太多的文化内涵。
后金天聪9年(1635年)至清康熙年间,清廷陆续把归降的蒙古喀喇沁部和土默特部编为5个扎萨克旗。5旗会盟于土默特右旗境内的卓索图,称卓索图盟。卓索图盟地域相当于今天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和辽宁省朝阳地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及河北省平泉县北部、承德、围场的一部分。卓索图盟统摄喀喇沁三旗、土默特二旗。后又以西拉木伦河为界,调整为河北为昭乌达盟,河南为卓索图盟,这样,卓索图盟又划入了翁牛特和敖汉两个旗。卓索图盟一名,一直沿用到抗战结束后,直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才将“卓索图盟”并入昭乌达盟。
关于卓索图盟的会盟地点,历来说法不一。有说在北票境内的,有说在朝阳县的。近读民国19年《凌源县志》,书中指出了会盟地点以及造成人们对其地争议的原因,此争论终于可以告一段落。据记载,“(卓索图盟)每届盟期,经盟长发令各旗,依期毕集其地,举行会盟典礼,礼毕各回各旗。卓索图盟名为五旗,实则七旗,由五旗叠为盟长,……此五旗外有小库伦、哈拉哈二小旗,犹列国时之附庸之国,亦在会盟之列。光咸以来,热河巡狩典废。其时北地承平,会盟之举名存实亡矣。故其地虽今蒙人亦多无知之者,地在今朝阳木头城子南昭苏沟,盖卓索之讹音也。”
从清初起,木头城子一直是土默特右旗的重要驻牧地,也是山东、河北等地流民到边外最早的“垦地”之一。据说,驻牧在这里的纪氏家族的祖先原是土默特右旗第一任扎萨克厄木布楚琥尔的管家,因有功而得到了如今朝阳县胜利乡、木头城子镇、台子乡、龙城区大平房镇等的大片赏地。雍正年间,直隶、山东一带大饥,灾民要求出边耕种,清朝令蒙古王公容留灾民,并“许其吃租”,对灾民则免其田赋,从而开蒙古地区“借地养民”之例,也叫“一地养二民”。但规定“垦民不得在喀喇沁旗长期居住,不得娶蒙古族妇女为妻,不得带领妻子前往,秋收之后约令入口,每年耕种之时再行出口耕种”, 流民所到之处,农业迅速发展起来。据《清史稿》记载,乾隆16年(1751年),土默特贝子哈木噶巴雅斯朗图不按原议年限驱遣种地流民,朝廷派刘纶往勘。6月,刘纶上疏道:“出口民价典旗地,应遵原议三年、五年限外撤还原主。其领地耕种为佃户,受雇力作为佣工,皆浮寄谋生,初无占地意,应许力耕餬口。至领地垦荒,积累辛勤,始得成熟,不同价典,年满先还原主。所需自种地有赢,仍给种以偿前劳。木头城、三座塔居人稠密,许照常居住。设三座塔巡检一,资弹压。”
可见,当此之时,木头城子之经济繁盛,居人之众堪与三座塔相提并论。难怪30年后,李调元到此之际,会有“一大镇也”之慨。
从李调元于此所作的《木头城》诗中,我们仍能感受到当时木头城子一带番帜梵旌,牛羊遍野的浓郁的蒙古族风情。“万鸦盘陈处,遥指木头城。人杂牛羊气,山多虎豹声。家家番字帜,寺寺梵文旌。莫谓边风恶,香醪异样清。”
在现今木头城子镇西,有一座并不高的小山,此山山顶平坦,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150米。山紧邻大凌河的北西两坡为断崖,东南两面紧紧拥抱着古城。此山名唤金宝山。据《出口程记》诗记中记载:“(木头城)西有金宝山,上有泰安娘娘庙,山东流寓人所建也。东山有塔甚高。”金宝山即今之娘娘庙山,东山塔即河北八棱观塔。八棱观塔为辽代开泰年间所建。娘娘庙山实为辽西历史文化名山,其文化土层显示,此山自殷商迄今没有断层。山顶上有娘娘庙,在山东南面的山脚下,环列着朝阳寺、护国寺、关帝圣庙、千年白塔等建筑,这些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都在1966年“文革”开始之际被毁。至于娘娘,实即泰安娘娘。其崇拜始于山东,并逐渐流布全国。各地泰山娘娘庙数目甚至超过东岳庙。以北京为例,她的神庙的数目为第三位。专家认为,泰安娘娘、泰山玉女、泰山老奶奶封为碧霞元君,实始于明代(或说成化间,或说嘉靖间)。不过当时碧霞元君并非泰山娘娘的专利,南方的天妃、顺懿夫人也有此称号。《封神演义》甚至称余化龙为主痘碧霞元君。但到后来,这个封号渐为泰山娘娘所专有了。泰山女神的原型即鸟身的玄女。这种传说当在民间口头文学中继续传播,到后来就转为迎西王母的七个仙女之一,又转化为玉女,奉符县石守道的女儿——玉叶,或是泰山神的女儿,遂又演化为泰山老奶奶,重新又被帝王封为碧霞元君。因此,老奶奶的兴起在宋以后应该是人民群众心灵中的潜意识——母权氏族神祟拜的复归。大约到了宋朝,因观音为妇女说法时能现女人相,所以才常把他绘为女相,这种女相观音逐渐受人喜爱,观音也成为最受欢迎的菩萨,因此佛教宣导者顺水推舟,使他干脆永远以女相出现,在信徒中也就误认为他为女性,称之为“观音娘娘”了。佛教也在此时完成了把观世音菩萨由男神转化为女神的程序。
民间传说该神能保佑百姓平安,消灾免害,尤其能促使妇女生子,儿童出痘时免于死亡,以及消除眼疾及各种病症等,这些都是与百姓生活痛痒贴身有关的事。她又是一位女神,一位老奶奶,百姓的许多愿望都易于向她倾诉,妇女们尤其如此。青年妇女希望母子平安,老年妇女希望能使子女孝顺,家庭和睦等等。所以妇女信奉尤虔。
(此文发表于2007年1月30日《朝阳日报》)
小链接谭国武,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退休教师,朝阳市国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爱好古文字和古文化研究,在《朝阳日报》、《辽宁日报》、《满族研究》、《理论界》、香港《大公报》等各类报刊发表相关文章20多万字。曾参与《辽宁文化通史》的纂写工作,在《朝阳日报》社工作期间,采写《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近40篇。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