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鲁儿虎行》系列之三十四:巍巍古塔 悠悠昭苏(谭国武)

摘要:双塔寺,位于朝阳县木头城子镇政府所在地东20里郑杖子村,俗称昭苏沟里的双塔山上。

编者按

  从2005年底到2007年初,作者谭国武在朝阳日报社工作期间,怀着对家乡文化的挚爱,汉书挂角,背起行囊,开启了行走和抚摸辽西山川的脚步,并撰写了《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

  依地理形势而言,努鲁儿虎山就像燕山山脉和大兴安岭山脉之间的一个大大的绳结,把各种朝向的诸多山脉扭结在一起,同时,依傍这个巨大的“中华结”,诞生了三条大河,即向东的大凌河,向北的辽河(老哈河)和向南的滦河(青龙河)。由此,把中原与北方、东北、东北亚地区诸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紧紧地联系起来。

  《努鲁儿虎行》从2006年1月在《朝阳日报》发表第一篇《努鲁儿虎——我们的父亲山》,到2007年3月发表第三十七篇《黄花滩建州古城》,其间,凌源市、喀左县、朝阳县地界基本走完,建平县、朝阳市区也完成大部分采访任务,后因作者工作调动而搁笔。

  现在本网发表《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以便让更多网友了解朝阳,认识朝阳,从而提升朝阳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朝阳良好形象。

《努鲁儿虎行》系列之三十四

巍巍古塔 悠悠昭苏

文图/谭国武(辽宁朝阳)

  双塔寺,位于辽宁省朝阳县木头城子镇政府所在地东20里郑杖子村,俗称昭苏沟里的双塔山上。原山上山下共有大小寺院7座,分别供奉千手千眼佛、卧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及关公等。这些寺院都毁于解放后,尤其“文革”期间。现仅剩古塔两座,以及山下的关帝庙院正殿前的两棵古松和破落庙门。2003年,双塔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民国19年《朝阳县志》记载:“双塔寺,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昭苏沟村外山上,系本地人捐资建修。寺基地势极险峻,寺前建塔两座,高约数丈,故寺得此名。……每年庙会之日,香火颇盛,四方求福还愿,寺门出入极拥挤云。”

  当地人介绍,双塔最早建于唐代,后经辽、清等历次重修,清朝时,又在塔后陡立的山崖下及塔下500米之平坦处,修建了多处寺院。

蒙古族人的家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双塔寺成了蒙古族人的家庙。但从当地地名和百姓介绍,这里的确有蒙古族人生活过。这里地名昭苏沟,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名。据考,蒙语中“昭苏”有多种解释,⑴钱;⑵驿站;⑶血红色的石头等。另外,在双塔寺南面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块叫“鞑子地”的地方,当地人说,这里原来有一个鞑子婆的坟。上世纪80年代末,记者就曾考察双塔寺,曾在一人家发现了一通原立于双塔寺的石碑,碑刻于光绪25年。从碑文上看,山上山下的塔寺建筑均因卧佛之先存而后有。同时,直到民国年间,居住于木头城子、台子乡六家子村的纪姓蒙古族及居住于白三家村的白姓蒙古族人仍奉这里为家庙,每遇农历3月15日双塔寺庙会,两姓家族都要为庙上送来香火钱及一应生活费用。

  据《蒙古族通史》记载,领有浩齐特部的图们汗同他的9个儿子,皆驻牧于明朝广宁卫(今辽宁省北镇县)一带。当时,图们汗的汗帐设于“山后地名阿力素”(《武备志》所引《兵略》)之地。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山后”所指,即今辽宁省的松岭山脉之北。此“山后”与位于松岭山脉之北之昭苏沟双塔寺地方,是否为一地,尚有待方家考证。

山下的古战场及古城

  双塔寺外的拐弯处,有一座海拔500多米的高山,当地人称魏(卫)王山。魏王山东南面山崖陡立,形势险要,西北坡稍平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在山上多次发现三菱圆铤及铁箭头,还有许多人骨架残段。个别的人头骨发现时仍带有铁箭头。另外,在魏王山下的召山嘴水库的北坡,1972年修建水库取土时,发现了一处大量人骨架的埋葬处,大批人骨架杂乱无章地埋葬在一起,头脚方向不一,有的身首异处,均无随葬品。应该是战死者的埋葬坑或被戕俘虏的乱葬墓地。据此分析,这里应是一处古战场,而且,曾发生过一次较大的战争。

  在魏王山下几华里的召山嘴村东台子地方,朝阳县文管所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处较大的遗址,考古人员分析是“辽金时期一处县治所在”。据记者考查,魏(卫)王山之名,当与辽代居于木头城子的魏国公赵思温有关。另外,昭苏沟流域还有两处地名,即韩家山、十家子,颇疑与辽代历史有关。有人怀疑两地实即汉家(儿)山、石家寨之谓。

昭苏沟、双塔寺与契丹奚民族

  在双塔寺周围的几座山上,人们陆续发现了许多古城遗址。这些山城虽没有北京延庆古崖居那样具有明显的“山奚”人居住的特征,但据史书记载,唐代以前,木头城子一带确实居住过喜欢山居的奚族人。《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崇州)武德五年,分饶乐郡都督府置崇州、鲜州,处奚可汗部落,隶营州都督。”崇州,即今木头城子古城,唐代武德年间设置,置州目的是为安置契丹人。此之前,这里居住着奚人,而且,是其可汗部落居住的地方。到了唐末辽初,“辽太祖完茸故垒”,置建州。可见,唐辽之际,木头城子一带是为奚、契丹人的居住地。因此,其后来历史,也或多或少与之有关。当地人还流传着一则民谣:“双塔寺出娘娘,塔子山出皇上。”塔子山即今昭苏沟河入大凌河处北岸八棱观塔所在之山。而且,据说双塔是建在一个酷似女人像的双乳上。也许,这则民谣与奚族为契丹族的后族有关。

  (此文发表于2007年3月24日《朝阳日报》)

小链接
  谭国武,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退休教师,朝阳市国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爱好古文字和古文化研究,在《朝阳日报》、《辽宁日报》、《满族研究》、《理论界》、香港《大公报》等各类报刊发表相关文章20多万字。曾参与《辽宁文化通史》的纂写工作,在《朝阳日报》社工作期间,采写《努鲁儿虎行》系列文章近40篇。

[编辑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