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胜Ⅲ》010(金一南)

摘要:西征作战,白骨永筑青山

“互联网+文化传承”公益项目

“一南力作”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力作”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心胜

文/金一南

第三章 西征作战,白骨永筑青山

  西路军的西征,是来自不同方向的红军队伍,在内外矛盾中向着统一纪律、统一意志、统一指挥转变的,艰难痛苦地蜕变。

  做一个关于西路军征战历程的辅导,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有利的条件:一是我们已经走了河西走廊的一半到三分之二,都有了感性认识;二是我们看过影片《惊沙》,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三是我们在高台西路军烈士纪念馆,完成了对烈士的祭奠和对整个西路军战史的大致了解。我们将在感性和理性的大致梳理基础之上,来学习西路军的征战历程。

  从总体上看,1936年10月,红军三个方面军会师大约是这样一个趋势:一方面军在海源一带,二方面军在静宁一带,四方面军在会宁。当时,国民党军主要力量的大致布势,是东北军、中央军,包括青马的部队(兰州方向和天水方向)。

  红军最初设计的路线,是到定远营去取得苏联的援助。但后来这个路线没有实现。四方面军一部从靖远渡过黄河,组成西路军。渡过黄河之后遭到国民党中央军的尾追;然后在一条山取得胜利,击败了青马的护河部队;然后到了古浪,九军在那里吃了比较大的亏;之后在山丹、临泽、高台又发生了惨烈的战斗,五军受到重大损失,从临泽返回了倪家营子;最后在倪家营子进行拉锯战,同样损失巨大;剩下的部队从倪家营子突围直接进入梨园口,又从梨园口进入祁连山。

  这是一个大致的作战行动。

  西路军是战史上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1951年版《毛泽东选集》注释:

  1936 年秋季,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后,从西康东北出发,作北上转移。张国焘这个时候仍然坚持反党,坚持他一贯的退却主义和取消主义。同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后,张国焘命令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2万余人,组成西路军,渡黄河从青海西进。西路军1936年12月在战争中受到打击而基本失败,至1937年3月完全失败。

  下面是1991年版《毛泽东选集》的注释:

  10月下旬,四方面军一部奉中央军委指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西路军。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4个月,歼敌2万余人,终因敌众我寡,于1937年3月失败。

  从这两次《毛泽东选集》注释的修改里面,我们看出西路军问题的复杂和对西路军存在的争议。这些年来我们对西路军的评价在不断提升。总体可以概括如下:

  西路军是指1936年10月执行中央打通国际路线的方针,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2.18万人组成的西征队伍,因种种复杂因素在河西走廊发生重大牺牲,到1937年3月分路突围被迫终止使命。

  这段历史是我们军史上非常惨烈的一段,在高台的西路军纪念馆里,我们可以看见当时重大牺牲的情况:

  战死7000余人,被虏12000余人。被虏的人中,5600多人被杀害,3000人返回故乡,4000余人被营救送回延安,流落西北各地1000多人,突围至星星峡的400多人。

  我们不能讲西路军全军覆灭,为什么?成建制地突破到星星峡,最初统计403人,最后统计为470多人,这是红四方面军西路军唯一成建制保留的力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工农红军打通国际的战略行动,由东征到西征,由宁夏战役到最后打通新疆,一步一步地演化为一个庞大的计划。为完成这一计划,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最为悲壮的西路军的命运与劫难,其担负使命之沉重和聚集矛盾之复杂,斗争之艰苦卓绝和历程之可歌可泣,构成了中国革命史上最动人心魄的事件。

  我们讲西路军的征战历程,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要渡河?为什么要孤军深入?为什么未能东返?为什么损失惨重?以及西路军的价值意义。

(未完待续)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一南力作

[实习编辑 关茗月 编辑 瑞雪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