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胜Ⅲ》028(金一南)

摘要:互联网+文化传承公益项目一南力作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

“互联网+文化传承”公益项目

“一南力作”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力作”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心胜

文/金一南

第五章 强劲发展,倚重创新推进

  创造,基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毛泽东关于军事和政治的定义,并不符合教科书和理论推演,恰恰又是军事和政治的核心。

  创新往往源于挫折,源于“置之死地而后生”。

思想落后于实践,不是真正的创新

  恩格斯讲:“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是变革。”恩格斯这句话讲得太好了。在军事变革的历史中,往往是新的技术、新的兵器出现了,新的思想并没有出现。

  一位哲人说:“理论永远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古往今来,《孙子兵法》几千年不变,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几百年不改,但是世界军事日新月异。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航空局前副局长杜黑,1921年,他提出了“制空权”理论。这一理论提出后,很多人说杜黑像个巫师,预言了未来战争可怕的情景,但基本不可能实现。杜黑在《制空权》里写道:

  第一,将出现一种全新的战争样式——空中战争;第二,空中战争将引起战争的革命;第三,军事行动从此不再被地形地貌阻隔,战争将要从空中开始。

  大家极度嘲笑他,说他是个精神病。杜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激进的人,他的观点中会被人抓住把柄的小毛病比比皆是,所以他遭到了质疑,他解释起来很困难。

  在全国博士生论坛大会上,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讲:“X射线发现的第一篇论文,在今天看来是漏洞百出,但它是个重大的发现。”杜黑的理论也是这样,漏洞百出,但正是对杜黑理论数十年的争论,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和作战思想才会登上军事舞台。

  思想落后于实践的情况,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军事创新思维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异想天开的产物,不是在实验室里理论推导的产物,它一定要跟军事实践结合,注重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如果说自然科学大量的实证可以在实验室里完成,军事科学则有很大一部分要在战场上才能得到检验。

  在创新能力中,最明显、最直接、最突出的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不能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创新的核心。创新要有的放矢,但“的”在哪里?靶在哪里?这是创新的两个关键环节。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对实践的了解,即知己知彼的问题。首先来看“知彼”。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的爆发,都在我们的意料之外。海外有这样的评论:“善良的中国精英们,默然思之不得其解的是‘美国和西方列强怎么会如此行事呢?’。”

  中国人讲慎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本该三思而后行的事,他们怎么说干就干呢?我们用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始终无法理解他们。

  当你用你的思维方式去论证、估计别人的时候,认为他们也会和我们一样慎战。奈何别人的思想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所以,最初若没有发现他们的问题在哪里,针对性的创新就很难了。

  2003年,美国人布鲁赫对中国军事力量这样评论:“尽管中国的军事变革至少落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20年,但中国关于军事变革研究的理论文章总量却居世界第一。”当然,这不是在讽刺我们,布鲁赫的确觉得中国不可小觑。尽管军事变革落后,但理论很超前,所以值得警惕。

  然而对我们来说,不知该哭还是该笑。我们的理论数量确实世界第一,但都束之高阁。很多理论根本没有想到甚至没有准备拿到实践中去应用,至多就是申报一个课题,评一些奖,大家把课题费分一分,然后束之高阁,明年再申报一个课题。不考虑实践应用,并不是真正的创新。

  另外,创新还有一个“知己”的问题。关于怎么认识自己,我们可以拿三段战争时期的战争经验来总结:第一,解放战争时期;第二,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时期;第三,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时期。三个成序列的作战总结,大家的普遍感觉一个比一个差。

  解放战争时期的总结最好,非常详细、非常客观。我们胜利了,新中国打出来了,战绩越辉煌的战区,总结越彻底,比如东北、华东。东北第四野战军的资料汇编中,对每个纵队的评价,每个作战师的评价,都记录得非常详细。但现在我们却做不到总结对自身怎么认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总结得也还可以,比解放战争差一些。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再差一些。为什么出现这种递减?因为认识自身是很难的。孙子讲“知己知彼”,知彼比较容易,对别人,尤其对敌人能够比较客观。但真正认识自己是最困难的。为什么老子讲“自胜者强”?战胜自己、认识自己很难。

  真正推动军事变革的不是军事思想,而是军事技术。火药与安全发火装置将冷兵器时代推进到热兵器时代,蒸汽机与内燃机使人力作战变成机械化作战,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又使战争演变为信息化作战。来福线的发明、螺旋桨推进器的发明、航空器的发明、核裂变与核聚变技术的掌握、太空技术的掌握、精确打击技术的掌握,这些都使世界军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创新,往往是建立在现代技术之上的创新。

  为什么海外一系列战争,如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我们没有料到,但伊拉克战争我们料到了呢?人们对伊拉克战争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是因为技术手段提升了。

  脱离军事技术就是脱离军事实践。脱离技术的创新,会带来很大的问题。今天的军官,“懂技术的不懂指挥,懂指挥的不懂技术”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个现象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挥、技术分离的问题,它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有关。

  “形而上者为学,形而下者为器”,这是古往今来的哲学思想。所谓“形而上者”就是无形的、看不见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是学问。“形而下者”就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如兵器、技术。但如果这样解释就简单化了。要成为“学”,就要脱离“器”,真正的大学问家多是搞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的东西。

  最终形成什么结果呢?就是搞理论的、搞研究的、搞战略的,连基本的兵器知识都没有。我们的军事学轻视技术、脱离技术的倾向很明显,搞战略的脱离了军事实践。今天,制约战法选择的不是军事谋略,而是军事技术;制约思维创新的,不是理论理解力,而是技术理解力!

  当然,今天技术分门别类,纷繁复杂,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理解所有技术,但是你必须能够理解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变化和挑战,必须能够领悟技术进步的含义。例如精确制导,它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如果不理解技术的含义而去创新,那就是无的放矢。如果不获得技术理解力,未来的创新能力就要大大降低。

  2000年,我在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它完全是指技合一的。首先,我们看“坦克中心”,英军的“挑战者”最新型坦克就在里面,最先进的陆军兵器也在里面,旁边是全球安全研讨中心、联合军种指挥与参谋学院;新材料中心,里面有各种备带材料在这里研制;航空发动机与空气动力中心,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的风洞,包括发动机实验的型号,都在这里面;火炮中心,有各型英军装备的火炮;地对空与地对地导弹中心也在这个位置。同时计算机中心、灾难救助中心与联合国发生联系。联合作战与条令新概念中心,还有它的校部——皇家军事科学院,以及作战模拟中心、防务管理中心,还有新型火药中心。

  当时,我们正在防务管理中心上课,突然听到外面发出“轰”的一声巨响,以为哪里发生了爆炸,都吓了一跳。教授告诉我们,外面正在试用新型的火药。这就是指挥理念、战略理念和全球性事务与各种兵器完全结合在一起。

  一位给我们介绍兵器的英军中校,能非常熟练地拆卸、安装监航式地空导弹。当时我感到很惊讶,一个中校级的军官,对兵器拆卸如此熟练,这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由此不是无的放矢,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技术基础,会对中国的创新形成很大的制约。

  英国人的理念跟中国人的理念不太一样。“Technology, Management,Strategy”(技术、管理、战略)三者合一,是英国的国防基础。他们非常强调技术,对技术的管理已经形成了战略。固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但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借鉴。

  在当今技术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大的环境下,忽略技术将使创新举步维艰。

(未完待续)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一南力作

[编辑 瑞雪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