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刻板印象(蒋明晏)

摘要:社会心理学对刻板印象的定义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浅谈社会刻板印象

文/蒋明晏(北京)

  社会心理学对刻板印象的定义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集团最简单的固定化认识,有利于对某一群体作出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成见,阻碍人际之间正常的认知与交往,受负面刻板印象影响的人易自我否定,对自身产生错误认知。

  社会刻板印象表现在诸多方面。在性别上,对中国大学生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多认为男性在思维、能力、工作上超过女性,如“思维清晰度”“成就动机”等,显得坚强、能干;而认为女性在一些情感性的项目上超过男性,如“善解人意”“重感情”,显得被动、顺从等,与传统性别观念较一致。在年龄上,人们认为青年人单纯幼稚、容易冲动,老年人经验丰富、保守稳重。在国民上,对不同国家国民刻板印象不同,如形容德国人严谨、思辨、理智和认真,中国人爱好和平、勤劳、谦虚、善良和能吃苦等等。

  刻板印象中包含了一定的真实成分,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特点。人们形成刻板印象的过程就是对认知对象进行分类的过程,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刻板印象积极的一面表现在,可以简化我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让我们较快地把握交往对象的特征,提高我们的适应性。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刻板印象建立在对某类成员品质抽象概括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了这类成员的共性,有一定合理性和可信度,所以它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对人迅速作出判断,帮助人们迅速有效地适应环境。另外,当个体信息不可得或者获取成本较高时,可作为一种理性的决策方案,根据个体所属类别的信息对个体作出一般性判断。

  刻板印象消极的一面远大于积极作用,会造成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的过度概括化,套用刻板印象去说明个体时,常会忽略个体一些独特性的特点。刻板印象还可能造成认知僵化,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或者影响我们的行动和决策。如美国德雷塞尔大学法学教授亚当·本福莱多在《公正何以难行:阻碍正义的心理之源》一书中指出:在司法实践中,一旦给当事人贴上特定的身份标签,就会严重影响司法机关对待当事人的方式、对案件性质的认定以及整个诉讼程序的运行轨迹。作者援引了如下一个案例对此加以说明:著名记者戴维·罗森鲍姆在夜晚外出散步途中遭遇抢劫,受伤倒地躺在路边。警方误认为无法言语的他是一个醉汉,故未及时采取救助措施,结果导致其因错过抢救时机而不幸身亡。后来警方确认了罗森鲍姆的身份,在他的身份由“醉汉”转换成“名记”之后,警方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姿态:迅速认定这是一起抢劫案件,并启动了对案件的调查。同时,当个体处于具有负面刻板印象威胁的领域中时,会感到焦虑和不适,从而损害个体在相关领域的表现。

  对社会刻板印象的正确态度是充分认清, 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一是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大视野、开阔思路、更新观念,培养良好思维方式。二是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在陌生环境下,可用刻板印象指导我们迅速适应环境,表现出适当的言论和行动。三是尽力消除负面效应。在待人接物上,应怀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和真诚的态度,就事论事、就人论人,不随意论断、以偏概全、一概而论,始终保持清醒理智,换位思考,与人多沟通交流以消除偏见和误解;在自我应对上,自我肯定能有效降低刻板印象威胁引发的防御反应,中断刻板印象威胁造成的恶性循环。

  综上,辩证看待、正确把握刻板印象,视野会更广阔、社会会更多元。

  ①《社会心理学概论》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8,第151页。

  ②钱铭怡,罗珊红,张光健,陈萍,姚萍(1999)。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应用心理学(01),14-19。

  ③佐斌组编,《刻板印象内容与形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第171页。

  ④赵洁主编,《墨菲定律》,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9.5,第121页。

小链接
  蒋明晏,2003年4月出生,北京市海淀区人,现就读于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曾获得2023年“中教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二等奖、“IEERA 杯”国际高校英语词汇挑战赛中国区二等奖、“IEERA 杯”国际高校英语阅读挑战赛中国区三等奖、2023“中外传播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大学英语组全国三等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普通话挑战赛(NPCCS)决赛三等奖、2023年“CICGAP 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水平大赛初赛二等奖等荣誉。

[编辑 立军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