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碑志》:一部串起珍珠的著作
碑志,作为珍贵的历史遗文,不仅是古人的真实笔迹,更是重要的历史文献,对于撰写史书及匡正史载具有极其重要的资料意义和参考价值。2024年6月,由辽宁省朝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王世宇精心编著,朝阳佑顺寺博物馆出品的《朝阳碑志》正式面世。这部著作历经近六年的调查与编撰得以完成,是朝阳地区首部相对完整且详尽的碑志档案,为朝阳的历史研究与文化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朝阳碑志》涵盖了后燕、北魏、隋、唐等多个历史时期的碑志文献,总计收录了三百九十条碑志资料,并附录了七十条佚失碑志的概要信息。全书以时间为脉络,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不仅在史料价值上独树一帜,同时在书法、文学等领域也展现出一定的研究价值。这些碑志作为古人的真实笔迹,对于史书编纂及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保持碑刻文字原貌方面,《朝阳碑志》做得尤为出色。王世宇在录文时,不仅保留了碑文中的繁体字,还特意保留了异体字和俗字,录入力求与原刻保持一致。对于碑文中出现的电脑字库没有收录的异体、俗写等奇形字符,他还特别编制了《新造字符总汇》,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种存真的态度,不仅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更为今人研究文字演变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在辑佚方面,《朝阳碑志》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于史书方志中有记载但实物已缺失且缺乏完整录文的碑志,王世宇精心编制了《佚失碑志一览》,以备研究者稽考。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朝阳地区碑志编录的空白,更为研究朝阳历史提供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资料。
《朝阳碑志》的顺利出版,离不开王世宇的辛勤付出和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王世宇以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为己任,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自己出资解决差旅、资料、设备、拓片制作等费用。他不畏艰难险阻,跋山涉水、夜以继日地搜集整理碑刻文献,为了尽快完成书籍出版,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历尽艰辛却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同时,他也被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鼓励感染着。朝阳市文旅广电局为支持其调研,开具证明文件,文博人员也积极参与实地调查工作,共同推动了这部著作的问世。此外,朝阳师范学院科研处、辽海出版社等也为这部著作的出版提供了诸多帮助。
朝阳的金石文献编录一直是一个亟待填补的空白,而《朝阳碑志》的出版,不仅弥补了这一遗憾,更为关注和研究地方文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朝阳地区在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王世宇坦言,目前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随着文物普查与考古工作的深入推进,后续仍有诸多工作需要继续开展。例如,继续调查和整理新发现的碑刻、补齐民国部分的内容、进行标点和音义训诂等。他在编辑过程中,对朝阳文史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也会将深入研究及撰写论文提上日程。同时,他也呼吁广大民众树立珍视文物、尊崇历史的观念,在构建物质与精神家园的过程中,不忘守护先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

[编辑 瑞雪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