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
——朝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学生家国情怀,4月3日上午,辽宁省朝阳市特殊教育中心组织全体教师及启聪、启智部学生共计108人前往朝阳市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清明祭扫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实践,引导特殊学生感知生命价值,厚植爱国情怀。
本次活动严格遵循“安全第一、教育为本”原则,制定了包含人员分工、车辆安排、应急预案等在内的5项配套方案。全体教师按职能划分为后勤、安全、医疗等5个工作组,实行“包班领导+责任教师”双轨制管理。出发前,各班级开展了专项安全教育,强调祭扫礼仪规范。两辆大巴车分别由校领导带队,配备专职安全员及校医全程陪护,为活动顺利开展筑牢安全屏障。
10时许,在烈士纪念碑前,祭扫仪式有序开展。随着国歌奏响,师生共同向烈士纪念碑行注目礼。在教师协助下,学生代表向英烈敬献花篮。全体人员静默致哀,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学生代表在发言中深情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号召同学们以先烈为榜样,将感恩之心化作学习动力,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用实际行动告慰英烈。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李莹在讲话中强调,清明祭扫对特殊教育师生具有特殊意义。革命先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既是激励特殊学生克服身心障碍、超越自我的力量源泉,也是鼓舞特教教师坚守育人初心、无私奉献的行动标杆。她号召全体师生以英烈为镜,将家国情怀融入特殊教育实践,用坚定信念照亮特殊群体的成长之路,让烈士精神在特殊教育领域绽放时代光芒。随后,全体师生绕行纪念碑一周,并向烈士墓献花。
祭扫活动结束后,在讲解员引导下,师生们参观了烈士纪念馆。通过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生动故事,学生们了解到赵尚志、陈镜湖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启智部教师采用图文结合、实物触摸等多感官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革命精神内涵。
作为特殊教育机构,学校创新采用“融合式”教育模式,活动中,手语教师全程提供翻译支持,确保听障学生无障碍参与。后续学校将组织“清明感怀”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将通过校园公众号展示。
此次祭扫活动是朝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沉浸式体验将红色教育融入特殊学生成长全过程。学校将继续创新教育形式,引导特殊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长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编辑 瑞雪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