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漫记(二)(管丽香)

摘要:来北疆旅游的第一站是驰名中外的那拉提草原。

“互联网+文化传承”公益项目

  编者按

  旅行不仅是探索未知的风景,更是心灵的沉淀与升华。辽宁省作协会员、朝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管丽香的新疆之旅,正是这样一场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行走。从独山子大峡谷的壮阔,到那拉提草原的“空中”之美;从果子沟大桥的巍峨,到赛里木湖的静谧;从五彩滩的斑斓,到喀纳斯湖的神秘……她的笔触如清风般掠过新疆的土地,将这片广袤大地的自然奇观与人文风情娓娓道来。

  管丽香的游记,不仅是对新疆风光的细腻描绘,更是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她用文字带领我们穿越草原、湖泊、峡谷与沙漠,感受新疆的辽阔与深邃。每一处景致,都在她的笔下焕发出独特的光彩;每一次驻足,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新疆的魅力与温度。

新疆漫记

文图/管丽香(辽宁建平)

  8月1日,晴,温暖

  来北疆旅游的第一站是驰名中外的那拉提草原,其间要经过独山子大峡谷和独库公路,车程3000多公里。新疆山川辽阔,景点之间相距都是内地人想象不到的遥远,大巴车连续疾驶四五个小时都属近距离,通常都是10多个小时,没有点耐力真不容易坚持下来,对于每个旅客都是一次考验。

  “要想看新疆,屁股坐开花。”导游站在最前排诙谐地活跃着气氛。负责我们团的徐导是一个瘦高个的年轻男子,毕业于阿勒泰一所中等财会学校,刚刚36岁正是一个人生命中的黄金期,他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组成一个团是缘分,此后几天吃住都在一起就是一家人。徐导的爷爷是当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兵。所以,讲新疆就离不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没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新疆今天的繁荣昌盛。老一辈兵团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新疆支援大西北建设,贡献了青春,作为兵团人后代的他感到非常自豪。他向大家展示了第一代兵团人居住的地窝子图片,那是一张记录兵团人战天斗地在极端困苦条件下的生活场景的照片。历史上荒凉和落后都是新疆的代名词,漂移的大沙漠、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几百里荒无人烟,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从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近代林则徐被清政府充军伊犁惠远,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民、陈潭秋等革命先辈被反动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这些历史事实无不昭示着新疆政治环境的恶劣。回顾历史,我们就会从心里对新疆兵团人升起更多的敬意。

  独山子大峡谷是新疆游的第一个景点,其灰黑色的独特地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峡谷位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城区以南28公里处,是一条长约20公里的山间河谷,谷壁悬崖陡峭,经雪水、雨水常年冲刷,谷壁布满刀刻斧劈般的皱褶,雄浑险峻,与草原的苍茫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被誉为独山子旅游最靓丽的名片之一。站在极有震撼力的大峡谷对面,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力量、大自然的力量。时间不语却能改变一切,人类在自然面前是何等渺小,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才是人间正道。

  仅仅几十分钟短暂停留后,便又匆忙赶往下一站,虽说意犹未尽,终是身不由己。下午2点13分车子沐浴在二伏天的小雨中进入了独库公路。独库公路,是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因横穿天山,又称天山公路。它北起北疆石油之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至终点为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南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全长561公里, 一半路段海拔在2000米以上 ,最高处海拔在3400米以上。独库公路地形特殊,急弯陡坡较多,全程1/3是悬崖绝壁,1/5地段处于高山永冻层,跨越天山近10条主要河流,翻越终年积雪的4个冰达坂,因此独库公路有“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壮观奇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大道;独库公路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只有两车道大巴错不了车。我们换坐在黑色的小轿车里,眼睛紧贴着玻璃窗,在那块方寸之地观看沿途闪电一样变幻的风景。独库公路是一条“英雄之路”,从1974年开始破土动工到1984年竣工通车,十年一剑,担负这项史诗级艰巨任务的解放军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克服了难以克服的地质困难,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伟大创举,128位解放军官兵长眠于此。为纪念他们的英雄事迹,1984年9月建立了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高耸醒目的纪念碑远远地映入眼帘;独库公路是一条连接南北疆的生命线,可以说独库公路的开通改变了新疆的命运,它是维护新疆稳定发展的一条不可替代的命脉。

  从独库出发到那拉提草原山脚下入住,大约需要六个小时车程。车子匀速地行驶在悬崖之上的柏油路上,悬崖下面是一条宽阔而浑浊的河流。坐在车里居高临下,好多时候我是没有胆量往下看的,或许是海拔较高的缘故,血压一向敏感的我有点头痛恶心,我以为是平素的晕车,后来才知道是高原反应。车子好像一直在大峡谷里前行,公路两边都是光秃秃的石壁,很少有植被出现。新疆大部分陆地面积都是戈壁滩和沙漠,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只有很少的树木能够存活下来,红柳、骆驼刺等灌木耐寒耐旱,是我在新疆见过最多的树种。这些树木站立在太阳强烈辐射的光线里,罩着抖落不清的黄沙,几丛或十几丛长在空旷寂寞的天地间,它们强大的生存能力很容易触动人们的心灵,和它们比起来我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一段路程后,忽然飘起了浓雾,很快便伸手不见五指,车内顿时鸦雀无声。偷偷瞥了一眼淡定沉着的司机,他正在用对讲机告诉同行的师傅,大雾路段注意安全。他解释说,大雾是大西洋吹过来的湿气在伊犁河谷形成的。顺利穿过大雾路段,远远地可见一排排若隐若现的雪山山脉,山脚下覆盖着触手可及的皑皑白雪,司机师傅忙活了半天总算找到了停车位。听从师傅建议,大家快速换上厚厚的棉服,下了车一阵干冷的山风吹过还是不由自主地打了几个寒战。辽西人是伴着冬雪长大的,对于雪已是司空见惯。而那些从江南过来的游客却兴奋异常,上了点年纪的颇为虔诚地捧起雪扬上蓝布一样的天空,孩子们则干脆躺倒在雪地里滚来滚去尽情地撒起了欢。

(未完待续)

小链接
  管丽香,汉族,1966年出生,辽宁省建平县人。辽宁省作协会员、朝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建平县原文联主席。先后在《海燕》《辽河》《芒种》《中国绿报》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80余篇,主持编辑出版了《清代喀喇沁右翼蒙古王陵石雕艺术》《建平民间艺术》《建平文艺群英谱》等书籍。

新疆漫记(一)(管丽香)

[编辑 瑞雪  审核 雅贤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