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救自己

摘要: 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黑皮鞋油作坊当童工、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而成为知

    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黑皮鞋油作坊当童工、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而成为知名作家的查尔斯·狄更斯,在其名著《双城记》的开头有一段被无数人引用过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对照这位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的这段名言,再环顾我们生活的周围: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移动通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用航空等等生活与生产要素,几乎真的要把我们这个时代变成了一个信息充分迭加的时代,躁意疯狂生长的时代,方向容易迷失的时代……这个社会不再悠闲,不再宁静,不再笃定。飞驰的车轮、匆忙的脚步、寡味的快餐掀起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技术等一系列欲望的符号,大多数的我们,用自己认为很自我的心情去追逐天崩地裂般的影像,云遮雾罩般的文字,眩魂夺魄般的图形,多俗少雅的时尚……忘记了请灵魂跟上脚步,忘记了用自省观照内在,忘记了让阅读拨动心弦,我们真的好象站在大地的尽头,而又特别幸福地绝望着。

   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作家、小说家、翻译家兼文集编纂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阅读史》中说:“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学习阅读的小孩借由书本之途径参与集体的回忆,熟稔此一社会共同的过去。”我们的文圣人孔夫子也曾教育儿子要读好《诗经》,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无论是曼古埃尔还是孔夫子,强调的都是经典的阅读,而非浮躁的文字。在这个一段视频就能改变一个观念、一帧短信就能影响一个思维、一条微博就能颠覆一个事件的当下,我们现代人不能也没有必要去作书蠹,但我们需要心灵的空间,需要魂灵的震颤,需要性灵的共鸣。所以我们不要也不可放逐阅读,而是要在阅读中提升,在阅读中思索,在阅读中宁静。

   据统计:我国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而一个民族的阅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民族的发育水平。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静观一下犹太人的家庭,在他们的孩子出生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当小孩子稍微大一点时,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书甜如蜜。因为喜欢阅读,他们才在流离失所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门德尔松等无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而作为犹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在其亡国两千年后重新复国并迅速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人文发展指数名列全世界第21位,这与其民族痴迷的阅读状态是绝对分不开的!

    行文至此,请“生长在抗日战乱中的大陆,成长在经济落后的台湾,二十三岁到优胜劣败的美国”的高希均教授不要挑理哟,知道您由执教了34年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河城校区)经济系转为台湾天下远见文化事业群的总裁不容易,况且又一身四地的奔波,所以千万别介意某人盗用了您的书名做了一篇拙文的题目。因为某人想大力推销您的理念:若要做个高附加值的现代人,就必须做到让书心代替躁心、用书柜代替酒柜、让书情代替烦情,用书桌代替牌桌。然后用“科技脑,中华情,世界观”武装自己,再着力记住并践行您老说过的话:“人生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与书绝缘的那一刻;人生的起点也不是诞生,而是要从爱书如命那一刻算起。”最后向喜欢读书的人顺便推荐一下您的书—《阅读救自己》!


                                                                    作者  张庆会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