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水清意长人向往

摘要: 辽宁省喀左县水泉乡南亮子村这个地方,有距今15万年前古人类居住过的遗址——鸽子洞。有了这历史的根源,南亮子村也就有了人们向往前来探寻的理由,有了人们一直为之赞美的话题。

水清意长人向往

文化信使/张日新  编辑/雅贤

  辽宁省喀左县水泉乡南亮子村这个地方,有距今15万年前古人类居住过的遗址——鸽子洞。有了这历史的根源,南亮子村也就有了人们向往前来探寻的理由,有了人们一直为之赞美的话题。

  南亮子村与鸽子洞近在咫尺。鸽子洞距县城几十公里,风景秀丽,山洞奇异,还有一方柔情蓝蓝的水,靠在山的怀里,映在山的沟中。水与山依依生存,水与山朝夕相伴。山不是很高,但有一种起伏叠荡的美。山的东面就是立陡的山崖,一道沟一道沟的隔着。在悬崖下面,对着那方蓝蓝清水的,就是一个又一个溶岩石洞。洞在石崖的高处,距它脚下的水面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是古人类居住过的地方,在远处能看到这山洞的全景,它们依山南北的延伸,坐落在山的一个又一个位置上。下面的大凌河水把山映衬出一个具有S型的倒影,很秀美,很简单,也很让人想象。南亮子村借着水的衬托,借着水的灵气,在小村的周围坡地上建起了蔬菜大棚,花草大棚,一座一座的大棚,整齐地在这片水的北岸上一字排开,阳光洒在大棚上,折射出来的白光倒影在水里,形成美丽光波,让鱼儿畅游,让鱼儿跳跃。小村早已修建了水泥路,每家每户不再走那黄泥路了,院子整洁,房舍一新,现代生活的美丽一一展现出来。南亮子村去年投入五万元在村里建起了休闲小广场,在广场的周围,同时建起了商店,方便了前来旅游观赏鸽子洞的人们。

 

  南亮子村就着鸽子洞下大凌河的水很早就建起了水利发电站,水轮机转动发电的声音在很远的地方听得清晰悦耳。没想到,就这么一方小小的水域也能为人们造福了。从闸口下来之后,就顺着大凌河的主道走了,不回头,急急的步子,又去为下一水电站劳作去。看水,看山,这自然之中的美丽,如果没有人的到来,是不是永远沉寂啊!看到山上的小路上,人越发地多了起来,南亮子村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在鸽子洞的山间小路上,没有老人,因为,山间的小路实在不好走,只有年轻人,只有孩子,才能在一弯又一弯的小路上爬来爬去。在这里,手与脚不能独自行事, 手与脚要齐心并用,不然,就有滚下崖下面水里的危险。这让人想起,古人手脚是不是都在这里发达的。鸽子洞俯瞰着南亮子村,用远古的沉思打量现代日子,用历史的过往回忆今天的人们。

  这里有天然的野鸟,还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也许有一天,还能在别处见到它们。水上的野鸟,它们并排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在山崖上向下看,以为是南亮村村民放的打鱼工具呢,一个一个的白点,在水波的微微浮动中,悠悠地向前,很稳,很自在。就在我们看得入神时,一只山鹰从天而降,一头扎下去,一膀打在水面,接着就是那水鸟,如海浪中的橡皮艇剑一样在水面上划了出去。把水划出了一道道白痕,然后,起飞,没影了。那只山鹰打了个旋,又仰脖飞回了山崖。它没有猎到水鸟,很懊丧,也很没面子,本想在这些游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雄姿,结果落空了。

 

  水清意长,山秀人往。南亮子村鸽子洞成了现代人们前来登山观光的游玩之洞。南亮子村为这里古老的文明锦上添花,小村农家纯朴,小村地理清秀,300多户人家就有60多养殖大户,每年最低收入都在七万以上,依靠大棚种菜的人家,蔬菜绿色环保,远销沈阳天津等大城市。这里已经划为大凌河绿色长廊保护区。所以,南亮子村就有几户人家在鸽子洞水域的边上建起了生态酒家。自然,经济,环境,看来都要协调统一发展了。15万年前古人居住过的地方,如今成为幸福安康文明的宝地。现在,用不着判断我们祖先是谁,来到南亮子小村,看到朴实的农民,看到这里的美丽环境,就会知道:他们不就是远古时代的传承人吗!如今,这里成了让后人敬仰与尊重的圣地了。我们看不透山与水的万年之蕴,我们想不出这洞万年居住的情形。但是,我们却看到了,现代人在这里是怎样的让自己快乐,怎样的让自己开心。物质丰腴,人文美丽,南亮子村给我们的精神和思想打上深深的烙印。古人不古,今人不愚。一处山乡,一处情,一处山水一处景。

小链接
  张日新,男,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首届长篇小说创作研讨班学员。中国散文学会写作中心创作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编著《中国当代教师优秀文选》、《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高效学法指导》。发表小说《心灵的烛光》、《黑子》。出版散文专著《借一束秋天的阳光》、《心灵飞过朗朗的天》、《灵动的风景》、《接春天回家》《利州笔录》。出版长篇小说《种一颗太阳》、《情在山乡望水流》、《青山长河》小说《种一颗太阳》获首届辽河三农文学奖。散文《小城三古》《利州笔录》分别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