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红海滩前忆总理(常毓华)

摘要:10月1日,我们一行十多人,来到盘锦去看红海滩。

红海滩前忆总理

文化信使/常毓华 编辑/立军

  10月1日,我们一行十多人,来到盘锦去看红海滩。此时,旭日东升,朝霞放彩。我们在木桥上的凉亭前怡然眺望:红海滩在旭日霞晖中愈加红艳绚目,一眼望不到边。一群群白色的海鸟在我们头顶上空飞过,又集体落在红海滩上,一动不动,似镶嵌在红海滩一般,远远望去,如一个个小白点,点缀在红海滩。澎湃浩淼的渤海,似在遥远的天涯,竟成了一道灰白,仿佛是红海滩和天相接的一条线。是怎样的生命成就这伟大壮美的红海滩呢?我俯下身来,凝神凝目,我看到是无数的小草连成片才形成了这无边无际的红海滩。

  我沉浸在红海滩的美境中。郭叔就在我身边的不远处观红海滩,专注而深情。我轻轻地走近他,感觉叔父的心在颤动,不时用手轻轻地擦拭着眼睛。是海风吹拂流出的泪水还是这辽阔壮美的红海滩使老人家激动?我没打扰他。过了一会儿,我问郭叔在想什么?郭叔告诉我:“今天看到红海滩上的碱蓬草,心里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觉。这种纤细的小草,生命力极强,适合在盐碱滩生长。这红海滩上的碱蓬草,让我想起了大庆油田,想起了我们当年的石油大会战,想起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不等我追问,郭叔继续向我讲述起来:

  当时我们石油会战工地上,到处都长满了这样的碱蓬草。石油大会战是在黑龙江的荒原展开的,就是那时,我们在会战工地现场见到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1961年,我从玉门石油学校毕业,就参加了大庆石油大会战。所去人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石油司司长刘长亮带队,整整一火车皮人。

  我们国家正处于解放初期,战争给我们的祖国带来了累累创伤,百业待兴,国家正加快搞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石油。正如毛泽东所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啊!”

  我们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工人。还记得王进喜吧?他在钻井队,我在采油队,王进喜是钻井队队长,我是采油工。作为石油工人,我们胸怀远大,目标明确,为祖国打出石油的决心异常坚定。我们深知肩上的担子很重。

  当时我们大多数人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我们憋足了劲,要为祖国石油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难,又赶上我国三年困难时期,艰难的程度难以想像。

  我们意气风发地来到荒原上,一看!荒原上除了我们这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就是齐腰深的沼泽沟或阳光曝晒下白亮亮的碱滩以及一片片的碱蓬草,还有肆无忌惮的风沙荒寂寒冷。我们就是在这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开始了史无前例意义重大的石油大战。工人们的安全、冷暖、吃住都是问题。我们自己搭建房屋,安顿设备。风沙袭来,我们不怕!“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是我们的决心。北方的寒冬,滴水成冰,我们勇敢战胜!记得铁人王进喜说“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现在听起来,或许感到不可理解。但这口号大大鼓舞了我们每一位石油工人。这是一种精神,是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是中国石油工人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怎样艰难困苦,一定打出我们国家自己的石油来!

  我们积极工作,放弃休息日,夜以继日,奋战在工地荒原。房屋简陋,荒原的气候瞬息万变,沙尘风暴随时都会来,手和脚都冻的又红又肿,我们依然充满干劲和乐观情绪,勇敢地顶着风沙和寒流,认真工作在现场。粮食缺乏,我们就用荒原上的碱蓬草掺和吃。

  我们把个人问题全抛在脑后,连续三年,我们谁都没有回过家。因为大家的心思都扑在了石油大战中。郭叔停顿了一会,眼睛里盈满了泪水,他想起了那鼓舞人心的激动时刻。郭叔叔回忆说:

  1963年第一口自喷井投产——白二注水站。

  1963年3月12日,周总理第一次视察大庆,来到会战工地现场,看望白五队的工人,我是其中一员。我们听说周总理来了,心情既紧张又兴奋,我想,在我的一生中,能见到周总理,是多幸福的事啊!当时我们正在井站上工作,只见远远开来10辆北京吉普。邓颖超坐在第一辆车上,总理乘坐第三辆车,还有余秋里、康世恩等领导。周总理穿着朴实、平易近人,同现场的工人们一一握手,问寒问暖,关心我们的生活。我们没想到周总理和中央领导能来我们这么艰苦的工地现场,而且又这样朴实亲切,我们感到心中无比温暖,紧张的心立时放松下来。他问我们“工人们能吃饱吗?”我们回答说:“能吃饱。”总理说:“你们撒谎,我们都吃不饱,你们怎么能吃饱呢?”我们都“嘿嘿”地笑了!总理又问我们: “工人们多长时间回家探亲一次?”我们如实地回答说“我们一次也没有回家。”总理接着问:“工人们成家了吗,有没有对象?平时的业余生活如何?”我们回答:“这里只有兔子和狼,上哪看见姑娘?业余生活单调。”总理听了,当即作出批示:工人每年探亲一次,来回路费由单位支付。队里立即成立放映队,每月放映一次电影,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总理还对大家说:“一定给你们分配一些女职工,解决员工个人的婚姻问题。”

  最让我们激动的是,周总理和我们一起照了相!总理还站在自喷井前与队里仅有的两名女职工留影。

  很快我们和总理的合影照片发表在了报纸上。大家都激动地争着抢着看总理和我们的合影,我们心情振奋,倍受鼓舞。我千方百计找到了与周总理合影的报纸,珍藏了起来。现在,我复印给我的三个孩子每人一张,世代珍藏!

  在总理的关心下,我是大队里第一个享受探亲待遇的人员,单位给了300元钱解决往返路费。1966年,一大批女职工被分配到了大庆油田,石油工人们恋爱、结婚、成家,有的家属还从外地来到荒原,同丈夫一起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做出她们应有的贡献。我们更加安心工作,信心倍增,硬是在恶劣的环境下,打出了中国自己的油井,为祖国献了一份厚礼。讲述到这里,郭叔叔语调缓慢下来:

  1976年,周总理逝世的噩耗传出。天正下着大雪,我们这些被总理接见过的工人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步行几十里路赶往采油一场,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当年在石油会战中,我们经受了那么多艰难困苦都没有掉泪,而在周总理的追悼会上,我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抱头痛哭!周总理亲临会战工地看望我们的情景历历在目。

  听着郭叔的讲述,我的眼睛溢满泪水。真正知道了作为祖国第一代石油工人,为开发大庆油田,在石油会战中的艰难历程和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见证了人民的总理与工人心连心的崇高情操。

  从红海滩回来,我们便来到了郭叔家。郭婶从一个精致的盒子里把这张旧报纸取出来递给郭叔,郭叔小心翼翼地展开来。我们怀着崇敬的情怀看这珍贵的照片,画面上是茫茫荒原,苍苍长天,密麻麻的小草在劲风中摇曳,那一定是顽强的碱蓬草了!井站前几十位工人中间,周总理正亲切地与一位员工握手,那工人身后是一个简单的小圆桌,桌上放着两个茶杯。报纸已经发黄,但周总理慈祥微笑的面容依然清晰。郭叔告诉我,周总理身后第三位就是他。面对与总理的合影,郭叔眼睛又湿润了,在场的人也感动万分。我对郭叔说,能否让我把这报纸上总理视察大庆看望员工时的这张合影拍照下来?郭叔欣然应允。于是,我一连拍摄了好几个镜头。

  郭叔一生都在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做贡献,从大庆油田转战到辽河油田。他的三个孩子也都在油田工作。郭叔时常对子女讲他在石油大会战中的感人故事,他为自己是一名石油工人而自豪。尽管他和他的石油工人们,曾经经历过那么多艰难困苦,可是想起,在他的生命中,得到过周总理的接见就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荣光。

  我敬仰人民的好总理,胸怀博大,谦虚待人,品德崇高,时刻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里,与人民心连心,为祖国的兴旺繁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敬叹,为祖国做出重大贡献的普普通通的石油工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为石油开发创造了惊世业绩!

 

  我赞赏,纤细平凡的碱蓬草以她顽强的生命,生长轮回在高盐碱的荒原和滩涂,成就了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为人类造福。

  (郭叔姓名:郭毓文)

小链接
  常毓华,本名常玉华,网名金凤凰。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辽宁省散文诗学会会员,朝阳诗词学会会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双塔区文艺家协会会员。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有作品被收入各种文集及史志中。有散文小说诗文佳句头题新闻等作品获奖。著有散文集《快乐方程》。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