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婺源
文化信使/吴守贵 编辑/雅贤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曾在江西省的九江市、鹰潭市、泰和县服役多年,说起来江西也算我的第二故乡。
2007年的阳春三月,我有幸又回江西旅游。这是多年的期待和愿望,不仅能重上井冈山、庐山,还新登了道教祖庭三清山,饱览了候鸟天堂鄱阳湖、瓷都景德镇、梦里老家婺源等一路美丽风光。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九江市看望了老首长孙其文政委,见他耄耋之年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还能举杯畅饮,我感到十分欣慰。
那次来江西省旅游了几个风景区,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当数婺源。我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对乡村有种亲切感,自然对乡村的事物就多留一份心。婺源位于赣东北,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对于游历过沿海名城和高山大川的我来说,来婺源旅游又获得另一种宁静、悠闲的新感觉。
婺源的春色非常“养眼”,而江岭村则是婺源的绝美之地。爬上江岭的高处,千亩油菜花一览无余,金黄色的油菜花肆意蓬勃地开放。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鳞次栉比,古老村落点缀在广阔的油菜花丛中,成为江岭田园风光一道亮丽的风景。
由于本人专业关系,每到一地都注重欣赏房屋建筑,尤其是古建筑更要多看上几眼。婺源是我国古建筑保存得最好、最完整的地方之一,独具徽派风格的古建筑遍布乡野。青林古木之间处处掩映着飞檐翘角的民居。其中汪口俞氏宗祠气势雄伟、工艺精巧,被专家誉为艺术宝库;紫阳古街上保留着朱熹的祖居;保存完整的隋代詹氏一世祖墓地……婺源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木雕、石雕、砖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婺源除了民居、祠堂之外,还有牌坊、戏台、桥梁等。因为婺源是个山环水曲之地,山多水多各式各样的桥也多,有石拱桥、石板桥、独木桥、还有廊桥……它们跨河越涧、高悬低卧、风格多样,村前镇后,随处可见。许多桥都有百年以上的岁数,我感觉它们不是人工营造而是天然地生长在那片土地上的。
桥身上往往被无数的老藤包裹着,仿佛穿上了绿色的衣裳;桥的两头多有长着似伞如盖的古樟,遮天蔽日,古桥和古樟俨然是休戚与共的兄弟。桥下溪水潺潺、鹅鸭成群,水中映出浣女之倒影,桥上耕归的老农肩扛农具,手牵硕牛缓缓走过。于是,我们便目睹了一幅美丽的乡间图景。
我认为最好的桥恐怕要算清华镇的彩虹桥了,这是一座建于南宋的廊桥,它四墩五孔,全长140米,宽6.5米。由高低错落的11座阁亭连成,横跨于婺江之上。乡人因袭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句而得名,乃是婺源的一道亮丽景观。
婺源散发着一股子文气,这个地方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别说官宦人家,就是在普通老百姓中,读书的风气也是颇为浓厚的。“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这句从古代传至现在的诗句,非常形象地反映出了婺源作为“书乡”的气象。
“婺源人杰地灵,代代有名家。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明代著名爱国将领汪鋐,清代音韵学家江永,科学家齐彦槐,近代铁路专家中国的‘铁路之父’詹天佑,现代名医程门雪等等。自宋至清,全县考取进士550人,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学士出有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进入《四库全书》;七位名人入选了《辞海》。”这是查找有关介绍婺源的资料里我抄录下来的一段文字,读来真让人羡慕,让人肃然起敬。
一个朱熹就够人们瞻仰千百代了。再加上一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就觉得这块土地太深厚太沉重了。如果说朱熹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面的话,那么,詹天佑在一定程度上则代表中国现代科技的开端。他在1909年以总工程师的头衔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开创了中国道路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
龙尾砚和“婺绿”茶是大自然赐予婺源两件宝物。龙尾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享有“砚国明珠”的盛誉。此砚一经问世,便颇受文人青睐,且声名日著,以后发展为历朝钦定的贡品,柳公权、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唐寅等大文豪、大书法家都曾拥有过龙尾砚,并为其撰文、写诗、填词、作赋和记铭。
婺源素有“茶乡”之称。婺源县境内峰峦叠嶂,溪壑纵横,且终年云雾缭绕,气候温润,早在唐代就是茶叶的著名产区。砚台、茶叶,它们都与文化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它们与书院、与书生、与文豪、与名士等组合在一起时,就有了婺源的文气乃至道德精神和生命品格。假如没有龙尾砚,没有婺绿茶,许多人就未必知道有个婺源。
婺源的田园风光虽然没有黄山嶙峋峥嵘;没有庐山磅礴峻峭;没有三清山诡异多姿。但是,它给我的印象是优雅的、恬淡的、幽静的,具有浓郁的乡间气息,是可供人们细细品读的。
小链接
吴守贵,辽宁省建平县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6月毕业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热爱文学,喜欢旅游。著有《夕阳韵语》《金秋韵语》诗词集。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阳市金秋文学社,现为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市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