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捡石头的快乐
文图/文化信使 闵光荣(新疆石河子)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热衷于捡石头。各地纷纷兴起了捡石头的热潮,而且还成立了相关的协会等组织。我也算是偶然有幸体验了一次,还真是收获颇多啊!
早就闻听居住的石城有一群忠实的“石友”,他们自发地相约、组织与安排,结伴而行,在适宜的天气里走遍全疆各地,寻找与捡拾各种奇石玉石。气势与执着像是寓言故事《愚公移山》里的场景再现。
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朋友小聚茶馆聊天,偶遇一位路过的女客户,出于礼貌,邀请入座。问及其近况,瞬间打开了她的话匣子。被烈日暴晒及至灼伤的紫红色面庞顷刻间变得神采飞扬,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她每个周末和“石友”们去玛纳斯、克拉玛依、阿勒泰捡石头的过程与经历,间或还会穿插些简易的辨认碧玉、金丝玉、戈壁玉和风凌石等玉石中的上品成色的方法及清洗、打磨流程。激动的表情和专业的描述让在场的看客们深信不疑,专注而又神往地聆听,恨不得立刻驱车前往山中“寻宝”。
夜幕缓缓降临,友人们似乎还意犹未尽,纷纷互留联系方式,准备日后加入队伍,壮大团队。静坐一旁的我依然不理解捡石者“忘我”的行为与境界,甚至觉得不可思议。是有闲、还是寻求一种生财之道,是爱好或者收藏?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国庆节休假期间,跟随家人去罗布泊旅游,参与到亲朋好友捡石头的行列,亲自体验了个中滋味与情趣,也终于懂得了捡石头的意义和真谛。
10月5日下午3点10分,我们一行10多人自驾车由罗布泊镇返回库尔勒。在坚硬的小道上行驶数十公里后,车子拐入道路右侧一片空旷的腹地。越野车颠簸行进在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路面上,如摇摇晃晃的醉汉一样,缓慢前行。空地上交错纵横的车轮印痕预示着已有探路者先行进入。沿着印迹看向远方,却是一眼望不到边际,想必那些先行者早已抵达了更远的地方。由此看来,近处的石块已被筛选过滤了多次,人们才顺着风向走势去遥远的洼地寻求遗留的“宝藏”。看出了我的疑惑,同车的亲戚解释道:“本地盛产蛋白石,是玉石的一种。因风沙肆虐,地势低凹,辽阔无边。每刮一场大风,就会从子母河上游吹来许多石头,所以,石头是捡不完的。”我听得似懂非懂,也好像明白了一点儿。十多分钟后,几辆车错开距离,分散停在坡地上。同行者下车后也以同样的方式选择了石头较为集中的地段,开始寻觅当地的特色玉石。借助在车上临时补课了解的蛋白石特点,我蹲下身子仔细查看遍布的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石头,感觉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特点,因而让我爱不释手。像炼乳般柔和的奶白色石料在日光的照射下通透而明亮,呈现出晶莹无瑕的纯洁;浑厚的紫红色石块里折射出的光芒像是天边的落日晚霞,璀璨而又娇艳;烟灰色的石头中交织着缕缕雾状纯白纹路,似天空中飘浮着的一片片白云,飘逸而又俊雅。还有体形稍大的黑色棱形石块,巍然挺立的样子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有的像青蛙、有的如企鹅;有的似帆船和划桨,蓄势待发的模样栩栩如生。我不由得在心里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塑造出巧夺天工的精美作品,留给了人类。微风吹来,掀起了我包裹在颈项用来遮挡日头与沙尘的红丝巾,在旷野上发出一阵呼拉拉的响声,像是有规律的喊声,划过我的心房,荡起层层涟漪。踩在砾石中间,享受着浓浓的“日光浴”,欣赏着一块块温润的石头,呼吸着清澈的空气,这种感觉让我恍惚间以为是在“天上人间”。虽然这里寸草不生,更没有花红柳绿的赏心悦目景致,可这些“隐居山坳”的岩石不正是上天赐予西北边疆的稀世珍宝和至美景色吗?拂去石头表层的浮灰,我小心翼翼地将精挑细选的石块放入袋中,掂量了一下,份量不轻,收获不小,可谓成果丰厚啊! 两个小时后,我们这支临时组建的捡石头队伍汇聚在入口处,向着返程的方向出发。
我初次尝试捡石头,虽然疲惫和辛苦,却也感受到了乐在其中的意境。因为,融入宽广的大自然怀抱里,以平和的心态和恒久的耐力去发现和探索美好的事物。那一刻,思绪宁静,心无旁骛,满满的希望流淌在心间。那是怎样的一种愉悦啊!我想,这就是乐此不疲、执着不懈捡石头获得的快乐与幸福感吧!
[助编 明月 责编 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