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须功利
文图/文化信使 孙玲玲(辽宁朝阳)
“功利之心,是人心疲惫的重要原因,老不断计较自己的得失,人生也就根本无平静而言。”
——题记
回想一下,我们幼时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不管是从事什么职业,我想,我们都会希望自己成为那个更好的人,即便不优秀,也绝不会希望自己成为了无生趣的人吧!然而,生活似乎总是逼迫我们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模样。也许你不是,又或许你没有发现你有多无趣,而今天写下这些文字的我,愿意发自内心地进行一次反省,与大家一同共勉。
你曾经帮助过别人吗?我想我们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我们在帮助别人时有想过对方一定要回报我们吗?我相信那一时一刻,我们只是单纯地想帮助对方解决问题,而并不是为了做大家眼中的好人,或者以善人自居等等。就像我们爱我们的家人,对长辈的爱,对孩子的爱,都是发自真心地爱,不掺杂其他。而当我们做这些事的时候,我们也会产生内心的喜悦,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人生的乐趣。
我们是从何时开始变成一个没有生趣的人呢?是从“算账”开始的。记得有一日,我在家中提议要记下每个月的花销,看一看到底多花的钱在哪里,于是我和先生开始记账,最后我们发现并没有多花什么没用的钱,不过是都有它的去处罢了,而这个记账的过程,倒是让人很累,于是最后一致决定不再继续了。不仅计算开销如此,我们还会计较到底是谁在家庭中付出得最多?有多少家庭的不和谐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付出的时候,我们没想要抱怨,而一旦计较开始了,那么这个家就失去了本该有的乐趣。
家庭关系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影响到教育问题,我们成年人足够理智吗?不见得,何以见得?迁怒于别人,不就是最好的力证吗?把脾气发在对方身上,发在孩子身上,孩子心情不好,也会找地方去发泄,进而发生了可怕的“踢猫效应”。而我们很多人都在重复着这种恶性循环。前几天我在小区里遇到一个宝妈,她女儿18个月,她已经就开始陷入学区的焦虑之中,这绝不是个例,而是现存的普遍现象。
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在算计,从一个孩子出生就开始算计学区,从孩子会说话就在盘算去学什么特长,从孩子上小学就开始计算分数的多少、名次的高低。我们忽略了孩子到底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开不开心,当我们把学习变成一座大山压在孩子身上时,学习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乐趣,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过于功利化,这不是我们家长出发的本意,而诸多家庭矛盾的产生,是由于当我们把教育这件事功利化的同时,一路下来,自己也身心疲惫,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抱怨和委屈。
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则多怨,这是孔夫子对我们世人最好的告诫,可谓一语中的。当我们遇事都在想着眼前利益的时候,我们的初心早就没了。孔子的一句叹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就连做学问这件事都被功利化了,古之学者,为的是提高自己,今之学者则为装点门面,实在值得我们反思。《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一书中提到“事事追求功利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了当下生活的乐趣,丧失了人的好的行为。如果一个人觉得生活没有生趣,就可能会做出一些始料未及的大事,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让人丧失生趣的恰恰是‘算账’,也就是事事追求功利的态度。”
没有生趣的人,天天都在算账,愿意计较的人,又怎么会收获快乐呢?人生不长,别和自己过不去,别让功利禁锢了自己的心灵。别和家人过不去,爱应该是一束光,而不是一道枷锁。愿我们都能牢记古人的告诫,找回初心,快乐前行!
小链接 孙玲玲,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为辽宁省朝阳市第十五中学教师,龙城区骨干教师,七道泉子镇、龙城区人大代表。爱好写作,读书等。
[编辑 雅贤]